11月11日,“山地康旅交流座谈会”在贵阳市举办。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刘照惠及贵州省医学会会长杨克勤,四川省医学会会长徐斌、副会长曹力等川黔两省医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医学如何为文体旅发展保驾护航”主题展开深度交流探讨,为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医学动能。

会上,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吴春维系统阐述了运动健康在山地旅游运动赛事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她指出,川黔两省地缘相近、资源互补性极强,具备构建一体化、标准化运动健康保障体系的天然优势,未来应充分借鉴四川省在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方面的成熟经验,结合贵州省山地运动特色及不同人群的体质、年龄差异,针对性制定适配各类群体的运动实施标准,从源头筑牢健康安全防线,有效降低山地运动意外发生率,推动全民健康事业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稳步迈进。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吴霜聚焦主动康复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强调其在国际山地运动康复领域的不可替代价值。她提出,山地运动健康管理需实现从“被动救治”向“主动管理”的深度转型,为运动参与者构筑全周期健康防护屏障,并从四个维度给出具体实践路径:一是前置化风险管控,通过科学检测提前识别山地训练及赛事中的潜在伤害风险;二是多学科协同干预,整合专业资源主动介入,全面提升赛前训练安全性、赛事竞技表现及运动员长期健康收益;三是标准化体系构建,探索建立可重复、可扩展的运动康复流程,提炼适配不同山地环境、不同水平运动员的普适性经验,重点覆盖心肺功能保障、高海拔适应等关键领域;四是学术化支撑强化,通过系统化专业培训夯实理论基础,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贵州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主任委员曹煜表示,川黔两省应立足协同创新,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与世界旅游康养目的地打造目标,深度融合贵州的生态优势、发展优势与四川的顶级医疗资源,搭建素质康养与大数据协同创新平台,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贵州省医学会副会长邱冰围绕“医旅分旅,医旅融合”核心理念展开论述,他指出,医学与旅游的融合贯穿攀岩、速降等极限运动到休闲观光、度假养生的全场景,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医学高地,为贵州医学界提供了重要学习标杆。未来双方应依托人才与技术支持,建立高原医学与山地急救医学平台,重点推进“黄金一小时”山地救援体系建设——通过制定统一医疗服务救援标准、构建全域覆盖的山地救援网络、共育山地学科专业人才,打造特色山地旅游康养目的地品牌,携手共建山地旅游高地,以品牌价值提升带动两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医学会副会长曹力详细介绍了学会发展成果与未来规划。他表示,四川医学会始终深耕学术建设与人才培育,通过金熊猫天府一坛专科学术大会等品牌活动,聚焦前沿创新与成果转化,已形成“百名学科带头人、千名青年骨干、万名基层卫生人员”的雄厚人才梯队,多项科研成果斩获省级奖项。未来将从品牌精品化、科普服务普惠化、继续教育规范化、科技评价科学化、会员服务精准化、工会管理精细化六大维度筑牢发展根基,为川黔合作提供坚实支撑。

四川省医学会会长徐斌在发言中强调,川黔两省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应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将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能源资源、生态资源与四川的医学技术深度融合,拓宽合作渠道,推动两省产业协同发展;同时聚焦区域特色,共建文化旅游区,联合推广川黔渝区域品牌,助力赤水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共筑西部国际博览会合作平台。他提出,双方应围绕山地健康管理、高原疾病防治等特色课题开展联合攻关,共建高标准山地康养基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专科发展的标杆品牌。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刘照惠对川黔医学融合发展构想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与医学领域的跨界合作具有广阔前景,川黔两省的探索与实践为山地旅游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宝贵经验,将有力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会议当天,四川省医学会代表团赴贵州省医学会开展专项交流,就运动前健康筛查与评估体系构建、主动康复干预与风险防控、健康大数据融合应用及两省医学界合作等具体议题进行深入磋商,并就“医学领域为文旅体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项目达成初步共识,为后续合作落地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川黔两省在医学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双方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凝聚合力,共同书写区域文旅体协同发展新篇章。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