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游前瞻:从电子化到智能化入境的距离还远吗?

时间:2024-12-12 09:46 作者:劲旅网

在美国留学工作的6年里,每次回国飞机落地、走向中国入境口岸的那段路都会内心澎湃,更是幸运地与时代一起见证了中国出入境发生一系列变化。

从旧版到新版护照的更替,从排长龙通关到扫描护照的自助模式,可能我们早已把这种进步看作了常态。但回想起第一次看到外国人排队一小时在口岸检查护照,而自己刷护照5秒钟入境的场景,当时的优越感还依旧清晰。

这种优越感实则源于我们在国外旅游时面对严格、劳人的入境体验而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本质上是一种“独守深冬不愿他人暖春”的负面互动。站在全球化、现代化、对外开放的高度上,进一步实现全球旅客入境中国的便利化升级,不仅仅是一种大国担当,也是促进中外深度交流合作、挖掘外部需求以带动内部经济增长的必要基础。

接连发布的各项过境、入境免签政策对入境游的拉动作用直接且显着。但入境口岸作为接待外国游客的第一场景,当前存在的入境排队时间过长、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愈发凸显。而作为免签政策的重要配套手段,持续优化入境体验这项任务的优先级也必将提升。在接下来入境游快速发展的窗口阶段,或将完成更加数字化、线上化的入境通关模式转换。放眼各国实施的各类通关便利化措施,电子入境卡(e-Arrival Card)的进一步完善和普及最有可能成为解决入境效率问题的终极答案。

01

全球电子入境卡实施现状

自2024年7月1日起,所有入境柬埔寨的旅客(包括柬埔寨籍公民)须在抵达前7天内,通过“柬埔寨电子入境卡”(Cambodia e-Arrival Card,简称CeA)完成入境信息申报。CeA将全面取代传统的纸质入境卡、健康申报表和海关申报单,成为旅客入境柬埔寨的唯一且必需的申报方式。

新加坡正在重新定义全球通关的效率与便利性。自2024年2月9日起,新加坡将全面取消人工通关柜台,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入境自动化、出境无需护照的国家。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其技术革新能力,更标志着全球通关模式的重大变革。

对于新加坡居民而言,无需出示护照即可通过“刷脸”完成出入境,真正实现了通关的无缝体验。而对于外国旅客,新加坡现已向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在内的60个特定司法辖区的护照持有人开放自动通道。据体验者反馈,从通道入口到完成通关,全程耗时不到半分钟,可谓“极简高效”。

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透露,自去年起便开始逐步推进自动通道的升级与扩建。截至目前,已安装160余套设备,预计今年将新增230套,以全面取代传统人工通关模式。这一前瞻性举措无疑将为新加坡巩固其“全球最便捷边境”地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02

中国本土的电子入境卡实践

随着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快速恢复,中国各大口岸也积极展开了配套服务的升级部署。上海虹桥机场于2024年初率先试行了外国人电子入境卡自助打印终端,目前上海边检机关已在虹桥、浦东配备13台终端设备,累计使用人数达1.7万余次。

此外国内其他城市如大连、无锡等地也陆续启动了电子化入境升级。入境的外国旅客即可在启程前扫描二维码填写申报信息、在边检现场使用终端设备打印卡片,也可在抵达边检现场后在终端设备上完成填报和打印。在到达无锡的航班中,机组会在飞机上出示二维码供乘客扫描,争取在飞机起飞前就完成填写。

但对比其他国家,目前各口岸终端设备数量以及整体通关的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仍有差距。相较新加坡樟宜机场铺设的200余台自助通关设备,上海作为外国游客来华首选入境口岸,随着外籍游客持续增长,硬件基础设施和智能化通关的缺位,或将掣肘更加健康、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入境游发展。同时,智能化不仅代表数字化的信息填写和申报功能,更是游客出发、落地到达中国口岸后联通健康申报、边防检查、海关申报、信息采集等的整合升级。

03

中国实现电子入境的机遇与阻碍

免签政策背后重要的配套保障

目前来华免签政策几乎处于历史上最为灵活的阶段。在维持国内基本社会生活秩序的基础上,短期内围绕免签的政策工具储备显然不再丰富。一旦后续服务升级停滞或是错过政策带来的发展窗口,入境游则很可能陷入一种快速到达峰值后缓慢回落的“通缩”周期。

随着入境人次激增,口岸也承担着更大的压力。目前针对外国人入境自助通关的政策仍旧停留在2023年5月,使持有外国电子护照且持有6个月以上中国居留许可的外国人,才可通过边检快捷通道通关。多重限制的叠加让此项便利措施适用范围极其有限。

刚落地的外国游客面临着“人生地不熟”以及旅途劳累带来的精神肉体双重挑战。当前,入境体验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纸质入境卡填写规则的不明确、英文服务覆盖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人工通关受限于自然流量的瓶颈。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旅客的通关效率、降低潜在再访意愿,也对整体入境管理带来一定挑战。尽管加大人力投入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混乱局面,但从长远来看,伴随着中外交流和旅游互访的日益频繁,仅靠人力扩张难以支撑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完善入境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通关效率。

口岸工作的运转高度依赖航班排班与入境人次,这种负荷虽具一定的可预测性,但在旅游旺季、大型活动等特殊时段,入境旅客的骤增往往会给口岸人员和系统带来显着压力。人工通道在高峰客流下的局限性尤为明显,不仅导致旅客等待时间延长,也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整体体验。未来,优化口岸通关的核心在于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通过构建高效联通的数据与网络体系,结合生物识别技术、电子入境卡等先进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显着提升通关效率,还能有效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此外,数字化管理的发展将为跨部门协作提供全新的契机。这种灵活性对于应对旅客流量的动态变化或突发状况(如健康申报、签证审查等)尤为关键。

短期阵痛的必然性

自助入境通关实现背后存在着涉及技术、管理、政策等多个层面的系统性难题。不同口岸技术发展不均衡导致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基础设施部署难以同步,同时还要面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国际协调与适配等多边问题。这一切都意味着,前期的资金投入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具有持续性。从设备升级到系统开发,从人员培训到技术维护,每一环节都需要长时间的精细规划与执行。

此外,区域群体数字素养的不均衡也会带来电子入境卡初期使用体验上的差异。像欧美地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较早,民众数字素养较高,更加线上化的入境方式对其无疑是一种便捷性的提升。但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及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老年游客来说,线上操作或许过于复杂困扰,而人工服务的存在为此类问题提供了最终的兜底方案。

疫情后来华免签政策的不断放宽,促进了更为频繁的中外人员往来,也是国家更为主动和积极谋求对外合作的态度释放。信号需要更强,姿态需要更主动。

一审:李雪

二审:吴丹

三审:张翼晶

专题活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