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于9月26日至27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法国、越南、日本、老挝、巴基斯坦、尼泊尔、西班牙等23个国家的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会员、涉旅企业、山地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代表、文体旅业界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围绕“文体旅融合 高品质生活”大会主题,深入探讨、分享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可持续山地旅游的创新发展路径,为山地旅游新质生产力赋能提出解决方案。
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7届。根据中央对举办大型活动的指示精神,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举办形式作出相应调整,本届大会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办,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秘书处、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承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外事办公室、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民航产业集团等机构协力支持。
共迎盛会开幕 同享山旅丰硕成果
本届大会主题为“文体旅融合·高品质生活”,联动举办的“2024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以“文明互鉴、合作共融——携手奔赴亚洲山地旅游新旅程”为主题。2024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年会作为大会的主体活动之一,“包容互鉴创新——新质生产力赋能可持续山地旅游”的主题彰显了协力共融的时代感,是一次国际组织与地方政府联动办会的创新实践。“携手奔赴亚洲山地旅游新旅程”“山地旅游业态创新与社区共建”“山地旅游亚洲智慧与实践”等重要议题与大会主题高度契合,专业对话和论坛搭建起国际山地旅游思想与实践支撑的桥梁,为山地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活动前夕,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卢雍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豫贵;副省长蔡朝林、省政协副主席孙诚谊分别会见了出席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外籍和国内重要嘉宾,并与中外嘉宾和企业家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体旅和外事机构负责人和企业家对贵州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贵州,结合贵州旅游资源禀赋,深入考察洽商,开展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为助力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出贡献。
开幕式上,发言嘉宾立足贵州、中国、全球视野,从不同维度剖析了大会举办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Zurab Pololikashvili)特意为大会发来贺信,他表示:山地旅游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主题,反映了当今快速发展的旅游景观所需的前瞻性思维方式;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促进全球山地可持续旅游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进了文化多样性和环境导向性,同时通过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实践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中共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表示,本次大会是办会机制调整后举办的首次大会,“文体旅融合 高品质生活”的主题,契合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起国际山地旅游交流的桥梁,展露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作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发起方,贵州将坚定不移支持联盟办好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推动大会向更高水平的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迈进。
亚太旅游协会主席彼得·西蒙(Peter Semone)认为,山区正成为旅行者寻找新体验的焦点,在体验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的山地旅游目的地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场所。但与此同时,确定并保持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微妙平衡同样至关重要。以尽责、可持续和公平分配利益的方式管理山地旅游行业,并致力于中国入境旅游和亚太地区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是协会秉承的宗旨和目标。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何亚非表示,山旅大会2015年举办以来,践行“旅游+体育”创新思想,努力构筑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相得益彰的重要平台,推动山地旅游与体育运动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助力贵州文旅发展,更是成为山地旅游、户外运动和山地经济相互融合发展的典范。期待本次大会成功举办,能为国际山地旅游探寻新路径、新模式,为全球山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寻求新机遇。
开幕致辞以宏观要旨提振人心,成果发布则聚焦特定议题,从学术实证的角度为行业提供前沿引领。作为开幕式的重要议程,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制定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在大会上正式发布。
“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山地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探索旅游业和当地社区如何减缓全球变暖的影响,并适应新的环境。”联盟理事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Francesco Frangialli)代表联盟发布分享《气候变化与山地旅游应对之策》成果,该成果收录了在2024国际山地旅游日主题活动“气候变化与山地旅游应对之策”主题论坛15场发言的核心内容,为山地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挑战提出了前沿理念和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联盟专家吴必虎代表联盟发布《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指南》,该标准以“自然导向型”“文化导向型”为基础分类,结合山地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从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综合配套服务三个层面提出“世界旅游名山”须达到的基本条件。吴必虎表示,世界旅游名山的认定将进一步促进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世界山地旅游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联盟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迈出了新的一步。
按照指南的程序及要求,联盟也面向全球开展了“首批世界旅游名山”的征集,最终确定瑞士少女峰Jungfraw、尼泊尔安纳普尔纳峰 Annapurna、西班牙里斯科卡伊多考古和圣山Risco Caido and Gran Canaria Sacred Mountains、葡萄牙埃什特雷拉山脉Serra da Estrela、南非共和国桌山Table Mountain、中国吉林省长白山、中国四川省峨眉山、中国贵州省梵净山、中国湖南省衡山、中国云南省玉龙雪山、中国山西省恒山、中国河南省嵩山、中国江西省武功山和中国湖南省莽山为首批14座世界旅游名山。
开幕式上,黔西南州获得联合国国际老龄问题研究所(INIA)授予的“世界康养示范城市”称号,进一步提升其在康养旅游领域的示范影响作用,助推山地旅游和人文康养融合发展。
携手交流对话 亚洲经验惠及世界
云集五湖四海的专家学者、业界同仁,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既是一场成果展示的盛宴,更是一个相聚的舞台,交流的平台。紧随开幕式举办的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是在文化和旅游部“亚洲旅游促进计划”背景下举办的第三届大会,以“文明互鉴、合作共融——携手奔赴亚洲山地旅游新旅程”为主题,围绕“山地旅游业态创新与社区共建”“山地旅游的亚洲智慧与实践”等议题,来自亚洲各国的有关专家代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分享,让全球听到亚洲声音,为世界贡献亚洲样本,真正实现了共商、共建、共赢。
世界酒店与旅游教育培训协会(AMFORHT)秘书长吉布里尔·福法纳(Djibril Fofana)分享,教育使当地社区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环境、历史和文化,还提高了人们对保护脆弱生态系统、特别是山区的认识;培训则使得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能够提高技能、创新并适应新趋势。他认为,通过和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密切合作,能在这一领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促进和平国际联合会主席(IIPT)阿贾伊·普拉卡什(Ajay Prakash)介绍,山地旅游创造了就业机会,刺激了当地企业发展,是山地社区居民们的经济生命线。而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协调过度旅游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平衡,可以从创新基础设施、利用数字平台赋权、发展体育旅游等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旅游形式等方面着手,通过政府、私营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当地社区的共同协作,推动可持续山地旅游。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联盟专家王笑宇指出,随着社会结构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体育旅游等主题体验产品受到关注,作为休闲度假市场消费主力的中产阶级出现体验细化、消费多元的趋势。这要求山地旅游在投资开发过程中强调全流程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强化开发运营系统平台核心能力。
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代总领事阿伽·胡楠(Agha Hunain Abbas Khan)分享了巴基斯坦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及其在保护和推广山地旅游方面的成就与举措;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旅游商务管理司代理司长塞桑巴·邦纳蓬(Saysombat Bounnaphon)介绍,老挝启动了“2024老挝旅游年”活动,并对中国游客实施了免签政策,以吸引游客前往甘蒙省的岩溶景观、华潘省的帕提山、琅勃拉邦省的帕当山等目的地景区观光游览;越南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阮黎富(Nguyen Le Phuc)介绍了越南旅游业的市场情况和山地旅游的发展经验,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学习和分享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山地旅游发展的经验,以有效和可持续地开发旅游资源,促进越南与国际旅游市场之间的旅游交流;格鲁吉亚国家旅游局旅游产品和基础设施发展部首席专家乔治·马拉什基亚(Giorgi Malashkhia)介绍,超过70%的领土位于山区使格鲁吉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地国家,其提供类型丰富的探险旅游业态,山地滑雪和山地徒步是旅游局发展的重点目标。除此之外,山地越野、漂流划艇、滑翔伞、高空滑索、洞穴探险等多元旅游项目,也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点。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向与会嘉宾推介多彩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山地文化、多元业态、发展潜力,引发与会嘉宾进一步了解贵州、走进贵州的兴趣和愿望;中共南岳区委副书记沈伟以“畅游五岳 读懂中国”为题推介中华五岳山地旅游发展成果,沈伟表示,将对照《世界旅游名山认定标准》,促进五岳山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动五岳成为高品质、个性化旅游生活的重要载体,成为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日本西九州大学健康福祉学院社会福祉学科教授田中丰治(Toyoji Tanaka)以及株式会社嬉野观光酒店大正屋常务副社长山口刚(Tsuyoshi Yamakuchi)联合推介了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佐贺嬉野温泉,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的性质也随之改变。在山地旅游项目中,养生(康养)旅游的热潮已逐渐流行:以温泉为基础,在观光旅游体验中加入“健康”和“福祉”要素,进而使游客得到内在情感的满足与幸福感。
共鸣时代旋律 联盟年会推陈出新
2024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年会是本次大会的主体活动之一。年会以“包容互鉴创新——新质生产力赋能可持续山地旅游”为主题,意在深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可持续山地旅游的创新发展路径。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主席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表示,面对山地旅游未来的变革和挑战,需要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深入理解研判行业趋势,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旅游市场的新兴繁荣,这也是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打造年会、国际山地旅游日、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等国际对话平台的现实意义所在。
联合国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在贺信中对联盟的发展和作用给予积极评价: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促进全球山地可持续旅游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进了文化多样性和环境导向性,同时通过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实践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秘书长何亚非表示,新时代正在塑造全球旅游业的新格局。近一年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持续举办山地旅游主题活动,营造良好平台,携手会员探讨山地旅游发展机遇与趋势,促进会员、政府、业界相互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何超琼表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始终致力于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理念,紧紧依托联盟会员体系和业界资源,积极推动山地资源的创新利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执行秘书长傅迎春在年度工作报告中指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积极融入山地旅游治理体系构建,国际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业务合作空间明显扩大,整体运行取得新成效。联盟创建的“融山地”平台体系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今年以来国际山地旅游日、年会论坛、亚洲山地旅游推广大会三大机制性平台,持续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为联盟品牌建设的突出代表,“国际山地旅游日”主题活动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于2018年发起设立,已成功举办6届。今年5月,2024“国际山地旅游日”主题活动在法国滨海阿尔卑斯省尼斯市成功举办,在业界引起广泛共鸣。年会现场,何亚非为2025“国际山地旅游日”主题活动承办地——西班牙大加纳利岛授牌,让这一依山靠海的目的地进入嘉宾视野,也承载起国际山地旅游新的期待。
年会现场还为中华五岳徒步线路衡山段、恒山段、嵩山段等3家获评的“国际山地徒步旅游示范线路”授牌。依据《国际山地徒步旅游指南》,联盟已在全球范围内认定20条徒步线路,引导徒步旅游目的地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设计和建设具有标杆意义的徒步旅游产品,为徒步旅游高质量发展树立典范。为汇聚发展动力,增强联盟凝聚力,年会还宣布设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兴义联络处。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专家委员会和会员单位也再度迎来扩容。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前主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前助理秘书长杰弗里·利普曼(Geoffrey Lipman),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旅融合发展分会常务副会长、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西龙等9位旅游行业和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加入联盟专家委员会,为智库带来新鲜血液;韩国(社)忠清南道观光协会、尼泊尔甘达基徒步旅行社协会、西班牙阿拉贡旅游局等11家新会员单位获颁证书,使联盟成长为拥有199家机构和个人会员(境内会员118家,境外会员81家)的国际大家庭。
文体旅深度共融 活动多元丰富
无论是山地旅游还是户外运动,“走出去”都是其中的关键理念。在活动设置上,本届大会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在传统的会议议程之外,鼓励参会者走出会场,步入山野,深入现场了解感受山地新产品新业态,在主体活动之外,打造出精彩纷呈的配套活动,形成覆盖面广泛,持续时间长的传播报道,引领山地旅游新浪潮。
雪峰巍峨、峡谷深邃、江河川流在相机镜头中奔涌而至。从瑞士马特洪峰的高山湖到印度尼西亚的布罗莫火山,来自25个国家的近百幅摄影作品将山地旅游瑰丽奇崛的自然和人文魅力直观展现,让人驻足流连——2024世界山地自然与人文摄影展作为大会的一项精彩内容,呈现了来自世界25个国家瑰丽的山地风光、各异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活,随着与会嘉宾为摄影展剪彩拉开大会序幕,各项精彩活动陆续呈现。
纳灰河乡村振兴滨河生态产业长廊上,远望林木苍翠,重峦叠嶂,近观人潮攒动,旗帜飘扬。以“加油奔跑 兴义真好”为主题,2024万峰林徒步大会在欢声笑语中启程。一路前行,眼前是旅游脱贫、产业致富的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也是绿水青山的自然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的动人故事。作为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主体活动之一,徒步大会吸引了万余名徒步爱好者参与,身体力行感受户外运动的风采和魅力,推动文体康旅融合发展。
2024中国国际露营大会暨文体康旅装备展自9月26日起在兴义桔山广场举办。越野车、摩托车、冲浪板、露营帐篷等户外运动装备一字排开,为市民的休闲生活带来全新要素。中国国际露营大会执行主席李守文表示,户外运动和体验式旅游日益成为时尚生活新方式,新潮消费新场景。今年展览的主题是“东西部协同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安全的装备,安全的场景与安全的过程服务,通过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平台,借助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资源,与世界交流牵手,实现双循环。
“8·9·00思享会”是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于2024年专为新生代定制的交流互鉴平台,以“思想、话题、空间、创造力”为IP主题,旨在围绕文旅趋势激发青年的智慧和创造力。本次青春论坛聚合了贵州“村超”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彭西西、贵州花漾河畔农旅商业体主理人张安琪、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许丽、混知文化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罗润洲、东亚历史学作家杨添等行业青年创业精英,讨论议题囊括山地旅游跨文化融合、数字化营销、业态升级、新消费场景等,引发从普通青年创业者到成功青年才俊的兴趣和共鸣。
如何通过跨境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文旅企业资产证券化存在哪些机遇和风险?民宿产业投资和品牌管理有哪些成功经验?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举办的山地旅游投融资交流座谈会上,国内外投融资专家、文旅投资企业代表、金融企业代表等50余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延展和详尽阐释,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的金融视角。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秘书长吴迈在发言中表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和平台功能作用,积极引进多元化融资策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金融工具创新文旅产品。
在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前后,还配套举办了2024万峰林半程马拉松、第十八届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2024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兴义站)、2024中国·安龙国际攀岩周暨首届“岩旅贵州”攀岩嘉年华、2024万峰林徒步越野障碍赛等十余项活动,为户外运动行业发展添彩赋能,让参与者立足“山地公园省”,吹拂“多彩贵州风”。
瀑布从马岭河峡谷的“天沟地缝”中飞流直下,田地收割后的稻草人置景为万峰林染上别样风情,峰林布依的夜晚,民族村寨连成一片灯海,山川壮阔而烟火恬淡。在会议期间,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还组织与会嘉宾前往兴义当地的代表性景点观光采风,零距离领略贵州独特的山地旅游魅力,将这张“金名片”展示给世界。
全球聚焦贵州 媒体关注声量破圈
以紧扣时代变革的主题、丰富充实的内容、前沿创新的理念和互动的形式,本次大会得到了与会领导、嘉宾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引发热烈反响,与会媒体也对大会给予了全面、深入的报道。活动期间,CGTN、人民日报、澎湃新闻、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国际在线、新浪微博等上百家主流媒体围绕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年会、8·9·00思享会等配套活动等进行了上千余篇次的报道,传播地域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覆盖欧洲、美洲、亚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网信息发布达28.6万条(次),总曝光量超6.4亿次;主流媒体密集发声,开幕式直播多平台同步,总观看量510万+。
大会及联盟发展引发前美国全国旅游协会副总裁郝霄虹的关注,在美国媒体《中华商报》首发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山地旅游,砥砺前行——源于中国贵州的动力》,她在文中感慨,“贵州得天独厚,是大自然的恩惠。在这片厚泽山地上合作共赢,真是幸事!山地旅游,砥砺前行,祝福联盟,祝福贵州!”。她认为,联合国为实现目标的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而联盟的发展轨迹证明: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促成良好结果的必要保证。
中国城市报报道称,随着交通及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再加上相关模式逐渐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刚性需求,以山地旅游为代表的户外运动体验品类备受欢迎。面对“如何重新定义山地旅游,重塑相关业态”的问题,2024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给出了答案。
会议期间,部分嘉宾在媒体采访中高度评价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平台运作、品牌塑造、成果落地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取得的突出成就,并表示了与联盟加强沟通合作、共建共赢的强烈意愿。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全球签证官 Lohnman Mark 表示,SGS期待与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开展相关合作,共同制定国际山地旅游方面的标准和规则,促进国际山地旅游标准化,同时开展山地旅游特色产品及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地旅游产品和联盟自有品牌;在北京民生智库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熊山华看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整合了山地旅游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发展趋势信息,并积极举办各类行业活动,有助于山地旅游的声势更大更强;菲律宾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参赞白艾文认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和菲律宾可以在合作促进山地景观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上,推出保护山地区域内现存的特有生物的项目;尼泊尔旅游旅行协会主席库马尔马尼·塔帕里亚认为,像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这样的国际组织有着能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力量,既促进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往来,也推动了国家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往来,并为山区人民和山地文化打造可持续、负责任的旅游业。
一审:张雯雯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