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星空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举办。国内多地文旅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及星空旅游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交流星空旅游发展经验,共话星空旅游发展路径,为推动星空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作为全国首个打造星空主题文旅IP的省份,宁夏依托年均近300天晴好天气、良好暗夜条件、“大漠星河”场景等独特优势,构建起“星空+”发展模式,带动住宿、研学、摄影、文创等产业链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武裕国介绍,宁夏坚持市场导向,创新实施“星空+”战略,把“星空”元素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将星空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结合,创新推出图兰朵葡萄酒小镇星空品鉴等融合项目;串联西夏陵、贺兰山岩画等资源,推出文化观星主题线路;推动“星空+科技”,开发星空研学、天文科普等课程;将黄河、大漠、星空融为一体,开发了住星星酒店、品星空晚餐、看星空演艺、听星空讲座、赏大漠星河、追星空摄影等星空旅游深度体验系列产品。
武裕国介绍,下一步,宁夏将通过延伸星空旅游产业链、提升综合附加值,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提升游客体验,开发沉浸式观星项目、推动“数字星空”与实景旅游相结合,推动建设全国星空旅游高地。
在案例分享环节,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公司酒店分公司运营总监吴占军、盐池县哈巴湖生态旅游景区董事长王智分别围绕景区特色介绍了星空旅游差异化发展路径。随后,辽宁本溪、安徽滁州、广东深圳、四川攀枝花、陕西留坝等地代表分享了当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差异化星空旅游产品的实践。
在专家点评环节,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原司长孙若风建议,发展星空旅游,需突出地域特色、增强体验感与互动感、贴近不同群体消费需求,让游客从“看星空”变为“玩星空”“懂星空”,并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避免同质化竞争与生态破坏,确保星空旅游可持续发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蔡红建议,通过将“星星的故乡”发展案例纳入中小学教材、制定完善星空旅游产业相关标准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观星体验,促进星空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建投前沿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伟与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邱子亿分别从产业升级、业态融合等角度提出建议。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