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茶山 图源:澜沧文旅 董琳/摄
云南,这片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多彩之地,正以其独特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经济活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左手握着咖啡的醇香,右手擎着茶的悠韵,云南在两大特色饮品产业的协同发展之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做大做强,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其他省份提供了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本文从云南咖啡和茶的两种产业作为切入点,分析云南在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试图解锁其成功密码。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云南的自然条件赋予了咖啡和茶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咖啡与茶产业崛起的根基。其多样的地形、气候和土壤类型,为咖啡和茶的种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在咖啡种植方面,云南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充足的阳光和雨水,使得咖啡豆在独特的风土条件下茁壮成长,形成了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云咖”特色。而在茶叶种植上,云南丰富的古茶树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了普洱茶、滇红茶等众多闻名遐迩的茶品,茶叶产量和种植面积稳居全国前列。
悠久的种植历史
云南的咖啡种植始于1900年前后,由法国传教士将第一批咖啡苗引入云南大理宾川县的朱苦拉村。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小粒咖啡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逐渐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普洱市作为云南咖啡的重要产区,其咖啡种植历史已有100多年。
茶在云南的种植历史则更为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开始种植和饮用茶叶。云南作为“世界茶源”,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普洱茶等名茶更是享誉全球。茶马古道的兴起,更是见证了云南茶叶贸易的繁荣。这条起源于唐宋时期的古代商道,以茶马互市为主要贸易内容,连接了中原与边疆,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
景迈茶山 图源:澜沧文旅 董琳/摄
产值概况
2023年,云南咖啡综合产值达418亿元,全国占比超98%,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咖啡产业重镇。云南咖啡种植面积约130万亩,总产量约11.36万吨,占据中国咖啡市场的半壁江山。在茶产业方面,云南全产业链产值高达1504.2亿元,茶园面积达803万亩,干毛茶产量55.7万吨,均居全国之首。云南咖啡和茶产业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云南咖啡产区分布 图源: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
咖啡与普洱茶的品种
云南咖啡主要为小粒咖啡,种植的是阿拉比卡种,包括铁皮卡、波邦、瑰夏、卡蒂姆等品种。其中,卡蒂姆因其耐病高产的特性,成为云南咖啡种植的主流品种,但风味相对较弱。近年来,随着品质提升的需求,咖农们也在不断尝试种植其他风味更佳的阿拉比卡品种,如瑰夏等,以提高咖啡豆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但受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和种植技术影响,其风味与哥伦比亚等产地的小粒咖啡有所不同,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
云南普洱茶产区分布 图源:“普洱茶社”微信公众号
普洱茶则分为生茶和熟茶两大类。生茶以其自然的陈化过程和独特的香气受到茶友喜爱,而熟茶则通过渥堆发酵工艺,使茶叶口感更加醇厚。云南的普洱茶产区众多,如布朗山、勐海、易武、景迈山等,其中就包括如雷贯耳的老班章、老曼峨等产地,各产区的普洱茶都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外来资本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众多外来的公司进驻云南,为当地咖啡和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星巴克在云南建立了全球第6个、亚洲第1个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为当地咖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推动了云南咖啡种植技术的提升和产业升级。同时,星巴克还通过“优质优价”的政策,以高于市场均价20%-30%的价格收购高品质咖啡豆,鼓励咖农种植优质咖啡,提升了云南咖啡的市场竞争力。
雀巢作为咖啡行业的巨头,也早在90年代就进入云南,推广咖啡种植技术,建立收购体系,推动了云南咖啡的商业化发展。此外,中茶等茶企在云南的普洱茶产业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了云南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加之云南本地茶企崛起以及国内众多茶叶知名品牌也纷纷入驻云南,云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景迈古茶山采茶女 图源:澜沧文旅 谭春/摄
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深度布局
云南在咖啡和茶产业的发展上,不再局限于原材料的供应,而是全产业链布局,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实现了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方位布局。在咖啡产业,云南不仅在种植环节发力,还大力推动咖啡豆的烘焙、研磨、提取等精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开发出了速溶咖啡、咖啡饮料、咖啡提取物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了咖啡产业的整体效益。同样,在茶产业,云南除了传统的茶叶采摘和初加工,还不断拓展茶叶的深加工领域,如茶饮料、茶保健品、茶化妆品等,丰富了茶产品种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挖掘了茶产业的市场潜力。
让云南咖啡与茶走向世界
品牌建设是云南咖啡和茶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多年的努力,云南培育出了“普洱咖啡”“德宏咖啡”“普洱茶”“滇红茶”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这些品牌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风味,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提升了云南咖啡和茶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云南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一方面借助电商平台和现代营销手段,将云南咖啡和茶推向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另一方面,昆明作为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的举办地,加上中老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便利,云南加强了与南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使云南咖啡和茶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纽带。
云南咖农采摘咖啡果 李平/摄
文旅融合
云南在咖啡和茶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文旅融合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半山酒店的建设成为云南旅游的一大亮点,与周边景区、乡村等联动,推出“半山酒店”+产品系列,如茶园酒店配套采茶制茶体验、咖啡园酒店配套咖啡采摘烘焙体验等,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沉浸式”深度体验。同时,云南还注重茶园和咖啡园的文旅打造,建设了如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等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重走茶马古道,体验古老的茶文化和马帮文化。这些文旅项目的开发,不仅提升了云南咖啡和茶的品牌影响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流量密码
作为文旅经济和旅游资源丰厚的省份,云南拥有众多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香格里拉,这个名字就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如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等,也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是游客向往的心灵净土。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告庄西双景等也是云南旅游的热门地点,还有糯黑古寨、糯干古寨、翁基古寨等历史古村落,它们各具特色,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为云南发展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流量”经济。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子涵/摄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咖啡和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产业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例如,《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2022—2024年)》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附加值、品牌影响力等目标,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包括咖啡和茶产业向现代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政府还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确保咖啡和茶产业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快速发展。
经济贡献与社会影响
咖啡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经济贡献来看,两大产业不仅自身创造了可观的产值和税收,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农业机械、包装印刷、物流运输等,为云南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社会效益方面,咖啡和茶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咖啡和茶作为云南的特色名片,也在提升云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除了咖啡、茶和文旅,云南在花卉、中药材等产业也有着卓越的表现。
茶马古道旅游小镇 图源景区
云南产业布局对其他省份的借鉴意义
云南在咖啡、茶产业以及文旅融合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首先,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挖掘特色农产品和文化资源的潜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品牌。其次,积极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从原材料供应向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高端环节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再次,加强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注重产业融合,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多元业态,激发产业活力。最后,借鉴先进经验,学习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左手咖啡,右手茶,云南以其独特的产业布局和创新的发展模式,在做大做强咖啡和茶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的持续拓展以及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云南咖啡和茶产业等的结构调整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云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一审:袁佳利
二审:鲍港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