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昌古镇晾晒的腊味。邢守秒摄(人民图片)
安昌古镇牌坊。钱国宏摄
我想,衡量一座古镇最好的标准是“味道”。古镇的味道不仅是美食带来的舌尖上的愉悦,更是古镇生活带给游客的心理感受。当我来到浙江绍兴的安昌古镇时,仿佛邂逅了这里萦绕千年的江南味道,丝丝缕缕,浸润身心。
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焚毁,于明清时期重建。古镇繁华富庶,直到晚清时期都是方圆数十里之内的热闹集镇。镇上的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飞檐斗拱、小桥流水、粉墙黛瓦、雨廊骑楼……目之所及,或线条简练,古朴优雅;或细节繁复,光华四射。作为绍兴四大古镇之一,安昌古镇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
一
按照路标的指示,我从安昌古镇的镇口进入。走在赭色方石铺成的街道上,我最先感受到的古镇味道便是“静”。这些年我走过的古镇不下百余个,但安昌古镇的静却是独特的:它没有其他古镇的喧嚣,宛若一位大家闺秀,透着淑女风范。
街道两侧均是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些民居大都开着院门,有的门口还垂着长长的竹帘。街道上偶尔有几位游客走过,好奇地打量着河上小桥与河边的建筑。转过街角,眼前浮现出小河全貌:这条穿过古镇的小河碧绿清澈,河宽不过20多米,沿岸砌着高高的青条石。青条石上有斑驳痕迹,闪烁着凛凛青光,透出一种古韵。
河边人家的檐下和窗边,摆着桌凳和茶具,有的人家还在窗口挂着一排排腊鸭、腊肠以及硕大的红灯笼,为古镇增添了浓郁的烟火气息。几位老人坐在檐下,一边品茶,一边逗弄着檐下笼中的鸟儿。一条条乌篷船在河中慢悠悠地荡橹前行,船后犁出一条条水线,荡漾开去。船夫不紧不慢地摇着橹,不时抬头看看街边挂出的杏黄色布幌。船从爬满绿植的桥下经过,桥上有游客取景拍照,他们的身影与小桥、人家、布幌一起倒映河中,又在顷刻间被乌篷船荡出的涟漪搅散。古镇时光仿佛正在放慢,凝成一幅静谧安然的油画。
二
安昌古镇的第二种味道便是“闲”。信步走在古镇的石街上,眼前的店铺鳞次栉比,店铺里人影晃动,似乎在忙,但忙中又有一种闲适的感觉:茶坊里,身着简朴服饰的店家麻利地抹起桌案,身边的茶炉吐着热气,硕大的粗瓷茶碗闪着釉光;桶匠铺内,两位师傅扎着围裙,聚精会神地雕刻着木头,刀光闪动,细碎的木屑纷扬而下,犹如落雪;老酒馆里,伙计们搬出黝黑的酒坛,转身在柜台上挂出当日的菜肴水牌;河边,几位妇人有说有笑地浣洗着衣裳,一圈圈涟漪随着说笑声荡漾开去……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恬淡,像是舒缓的旋律在古镇里演奏着,彰显出古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置身于这样的氛围,我走入一家名为“江南人家”的小店,点了一盘腊肠、一碟油墩儿、一份扯白糖、一杯香茶、两个糯米蛋,一边品尝小镇的传统美食,一边聆听耳畔传来的其他食客交谈的绍兴方言。此刻,我仿佛也成了安昌古镇的一名“土著”,坐在沿河的方桌长凳上,看酡红的落日将镇子染上诗意,看归家的乌篷船将沿河的街灯渐次点亮……
三
“古”是安昌古镇的第三种味道。镇上的老街、城隍殿、师爷馆等建筑,足可撑起古镇的“古”字招牌。游逛在镇上的每一条街巷和小桥,都像在阅读一部内容丰富的古籍。老街依河而建,长达1700多米,河之南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两岸之间有古桥相连。河一岸有带着顶棚的长廊,遮阳挡雨,保留着绍兴质朴的生活气息;另一岸则是青石小路串联起的古朴民居。
城隍殿位于镇街东端,前后三进,殿宇轩敞,飞檐翘角,气势恢宏。师爷馆临河而建,门斗简朴,庭院幽深,前后分四进,前厅叫作“斯干堂”,堂前立有一尊2米多高的绍兴师爷青铜像。民俗风情馆依托宝树堂,开辟15个展室,呈现了古镇的生产、生活、礼仪、岁时等习俗,包括水乡社戏、船上迎亲、手工酿酒、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搡年糕、灌腊肠等多彩民俗,将古镇的千年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镇上众多老店保存极好,不经刻意修饰,留住时光的注脚。岁月在这里流淌成了一条亘古的清泉,古风古韵也随之流淌到古镇的各个角落。安昌古镇的“古”味体现在各个方面:古意的店铺、凝重的台门、典雅的作坊、错落有致的骑楼、幽深的石板小弄,以及集“拱、梁、亭”于一体的过街小桥……在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中,安昌古镇的古风更是扑面而来:一座隐于民居间的古老祠堂、一条垂挂在桥边的枯藤、一块斑驳的青石板、一片长满青苔的檐上黑瓦、一棵虬曲参天的老树,无不见证和书写着古镇的沧海桑田……
到了中午,古镇略显热闹起来。我想,安昌古镇历经千年风霜,嬗变的是流云与时光,不变的是人们选择的安然于此的生活方式,他们说的是吴侬软语,吃的是稻麦菱藕,睡的是雕花木床,戴的是细篾竹笠,穿的是草编蓑衣……
钱国宏《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28日 第 12 版)
一审:李雪
二审:吴丹
三审:张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