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际山地旅游日 | 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庆祝2022国际山地旅游日

时间:2022-06-27 11:30 作者: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编者按

5月29日,以“山地旅游倡导健康生活与文明交流”为主题的2022国际山地旅游日主题活动线上启幕。活动调动强势新媒体网络,连接五大洲联盟会员、目的地机构、企业、专家等,从“聚焦·山地”“健康·生活”“文明·交流”三个篇章展开,围绕主题进行“云交流、云对话、云展现”。在全球旅游业仍面临疫情危机等复杂形势背景下,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山地旅游方式和市场氛围,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明交流,增进友好交往和相互融合,共商、共建、共享山地旅游美好未来。会上,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与全球五大洲、三十余个国家的会员及业界机构进行联动,开展种类丰富、类型多样的活动,展示各国山地旅游风貌,共同庆祝这个国际性节日的到来。

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总经理郭颖谦受邀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分享,与众多山地旅游领域专家、从业者共商、共建、共享山地旅游美好未来。

郭颖谦分享到,疫情过后人们会比过去更加向往自然,更加珍视在自然中开阔而舒展的真实体验。山地旅游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未来。

对于行业来说,山地旅游,行为上是旅游,但承载和依托的其实是山地。中国的山脉资源非常丰富,比如黔西南地区就是世界喀斯特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所以同行从业者开始对山地旅游进行探索时,应该更多地关注认识地质学方面丰富的地貌和地景。

其次,对大众来说,因为山地旅游会更考验人的体力、耐力等条件,所以无论是山地徒步、骑行、露营还是专业登山,建议公众不要以专业玩家为目标,先开始、先出发、先上山。先开始亲近自然。

今年咱们的活动主题是“山地旅游倡导健康生活与文明交流”,我自己就是山地旅游的深度爱好者。山地也代表了垂直自然,今天我想跟大家简短分享一片小的“垂直自然”带给我们的“健康生活”。

在中国国家地理营地北京总部基地,这是我们营造的一片“城市中的自然花园”,这是一面在北方可以室外越冬的垂直自然,也是北京春天最早的一抹色彩。

由中国国家地理的红框延展而成的立体建筑,以及长5米高4米的艺术装置独角线、自然展厅、自然花园、自然学堂等,里面有很多不同的主题体验场景,都取之于自然元素,并应用到生活空间。区别于刚才的室外植物墙,这是在自然学堂中的室内垂直花园,有北京常见物种秋海棠,不同品种的蕨类等。室内室外两面植物墙都是通过手机控制光照和浇水,并且做到低碳和节能。

在城市中,日常看不到大山大川,我们就把山地物候等自然元素,通过不同的体验场景进行打造,植入到了工作与生活的日常中。自然在山野,自然也应该就在我们身边,这是我们可以在平凡日常中营造的“健康生活”。

建议大家在疫情期间,也能在身边营造一些日常可得的自然环境、加强锻炼身体,就像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提倡的那样“方寸之间,辽阔天地”,自然是无处不在的。

贵州是我非常热爱也很有缘分的地方。参加了几届山地旅游大会,也策划了风物之旅贵州行等等,邀请了众多专家大V共同体验传播山地之美。

前几年贵州山地旅游高速发展,未来的升级可以加大体验深度,再度发现一个深度神秘的贵州,这种“升级”或“发现”的能力,恰恰是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在营地中系统梳理挖掘中国本土之美,深化“发现”的两大概念——一是地质学的贵州,二是人类学的贵州,地理和人文的相互融合,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推进到自然科学的层面,从表象回到不易看见的本质,深入到贵州的细节里去,这样既留住了人也升华了文旅体验品质。

用内容引领新的科学的、自然的、深度的旅行视野和体验。

同时,郭颖谦认为,青少年群体在山地旅游与探索方面的参与将会带来很大的社会意义,让青少年通过和全国全世界的同龄人进行自然科学、户外运动、旅游社交等方面交流,将能极大拓宽知识面和视野,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将大有助益。

山地环境变化多、植被品种丰富,山地旅行过程中,接触和亲近自然的形式更多元。从资源禀赋和产业环境来看,山地旅游也拥有无可取代的价值和市场空间。

国际山地旅游日活动的持续举办,是对人类探索自然的精神的持续鼓励和传递。通过山地旅游日,能够更好地把这种科学的、理性的探索,并且更加敬畏自然的精神延续下去,同时也让更多公众走进和体验山地自然的丰富与魅力。

感谢主办方对山地旅游的持续守护和推广,中国国家地理营地期待为黔地之盛和山地之美一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