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好消息让黯淡的旅游市场为之一振:一是多省发布政令恢复跨省游,二是泰旅局昆明办事处联合东航推出游泰国优惠政策。但也有一个市场与去年相比,却逐渐式微……看来,“变化”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规律”。
变化一:跨省游再度唤醒
疫情以来,跨省游的“一开一合”成为关系到旅游业者心情的开关。
11月18日,贵州、重庆、江苏陆续发布消息:即日起,恢复全省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11月23日,贵阳、四川等多省市中高风险区清零,而自11月25日起,宁夏的旅游景区和棋牌室等室内公共场所、宗教活动场所,在严格落实限流、限时、错峰、测温验码等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恢复开放。
南航也复航了乌鲁木齐喀纳斯航线,喀纳斯景区11月18日表示,目前能去的有广东、广西、上海、安徽、山西、天津、西藏、福建等8省市游客,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会有新的政策。众多滑雪爱好者欢呼:粉雪,等我!
不过,也有喀纳斯当地业者表示:基本上来新疆的路都断了,所以也没多大意义。
当然,随着疫情的平稳,将会有更多的省市区会逐步开放跨省游。但“开开停停”之间,市场损失不小。
对此,业内资深专家高舜礼认为:
在疫情的低风险地区,是完全应该开通跨省游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应对疫情常态化的的文件里,中央明确提出要两手抓,一手抓疫情的防控,一手抓经济的恢复。如果只是一味地从严防控,那么中央的精神怎么贯彻,我国经济还能保持正增长吗?
北京11月17日开始,对疫情实行了更加严控的政策,这是为迎办冬奥会等特殊原因,其他省市不应简单效仿北京,而要按照中央有关依据风险等级防控的要求,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两大任务的关系。由中高风险降低为了低风险的地区,就应该按照中央文件的精神,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若左顾右盼,甚至还提一些加码的要求,那是损人也不利己的行为。
我认为,在疫情整体形势好转以后,国内不同地区之间可以尝试采取“疫苗证明”之类的做法,以便利大家的通行和经济恢复。不要像现在这样开个会、办场活动,各地都要求出示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长此以往可能会加剧人们对疫苗效果的质疑。总之,“科学防疫”与“恢复经济”不应有所偏重,特别是对于流动性较强的行业、岗位和人员,要拿出更加科学和切实的办法,以免动辄就“一刀切”或“反复切”。
变化二:出入境游如在梦游
除了跨省游,出入境管理则要求更严格,情况也更为复杂。
但2021年以来,疫苗的普及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虽然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但在欧美等国家,“疫苗护照”“核酸报告”已开启了出行与旅游的前期恢复阶段。
据马尔代夫最新消息显示,截至11月10日,马尔代夫今年已接待106万名国际游客。目前,马尔代夫大多数度假景区已恢复开放,酒店床位空置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分析认为,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与多方合作开展旅游推广,是马尔代夫旅游业复苏的重要原因。
而在近期瑞士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瑞士本国、比荷卢以及法国游客今年9月在瑞士过夜数甚至比2019年同期有所增长。
“随着2021年疫苗的诞生和应用,能使疫情至少部分得到控制,各国将制定经济复苏计划,国际联系至少也会部分恢复。我们认为2021年是‘风暴后的清理期’,重建国际商务关系与合作,让瑞士旅游重回全球各地旅客的心头。” 瑞士国家旅游局亚太区主任包西蒙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此外,为了表达对中国游客的欢迎,近日泰旅局昆明办事处联合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为11月18日乘东航昆明-曼谷最先购票的41位旅客免费提供额外行李一件,鼓励游客前往泰国旅游。
有业者表示,只有开放了出入境旅游,旅游业才能真正“重获新生”。这当然并不简单。
今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高级别官员在金砖国家旅游部长会议上曾表示,中方将根据全球疫情发展形势,适时研究入出境旅游开放方案。
不过方案迟迟没有下文。
高舜礼认为,泰旅局与东航的合作不会是入境游出现转机的信号。对于疫情的防控,各国把握的尺度很不一样,我国是要清零,他国很难做得到。由于把握的尺度不一样,就决定了对旅游市场开放态度和早晚时间不一样。泰旅局等有关方面的做法,纯粹是针对乘坐飞机的商务客人,这些奖励举措也是司空见惯的,与国际旅游团是不搭界的。从我国现行的防疫举措看,暂时还不会有开放国际旅游的可能性,有关国家的政策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至于到什么时候可能开放出入境游,现在很难有可信度高的预测,因为全球性的抗疫形势尚未出现胜利曙光。我乐观地估计,国内游市场的稳定有望在明年春天出现,国际旅游的开禁将在明年中期以后了。但这一切是否有可能,还要看届时疫情发展与疫苗注射覆盖面。
其实,虽然出入境游还未有具体时间表,但可以想见,要在疫情不断反扑的情况下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却真是一个复杂工程。
近日,有报道称,美国2021年的新冠死亡人数已超过2020全年的死亡人数。预计这一数字还将会在未来几天和几周内上升。
变化三:农产品销售市场归于沉寂
2020年,疫情突袭下的旅游业,涌现了不少的“农产品带货”平台与个人,但进入2021年后,卖农特产品的旅游企业越来越少。
这一方面得益于旅游市场的回归,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跨行业发展并不容易。
2020年,深圳捷旅旗下的购物平台“惠出发”在销售农产品方面做得风生水起。深圳捷旅品牌营销中心高级总监、惠出发项目负责人张艳红介绍说:“疫情一来,我们就快速反应,利用现有平台转卖防疫物资、农产品,但今年也在减少农产品方面的SKU和数量,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国内疫情防控得当,虽然偶尔散点式爆发对旅游行业有一定影响,但周边游、短途游基本成了今年的主流,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惠出发今年加大对周边游的投入,主要是‘酒店+门票’产品为主,从数据上看,周边游的销量已经恢复到2019年同期70%以上。
“二是农产品方面,今年也会涉及,但量会比较少,主要选一些比较可控的品类,比如对储存条件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品类。由于农产品客单价低,平台为了做引流,基本保持产品平价出或者是低毛利,所以利润不高。另外一点,农产品的保鲜和售后容易出现问题,综合评估下来,后期基本只会选一些可控的品类为主。”
她认为,虽然眼前旅游行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后续旅游必会迎来高增长。所以,在此时做好产品的打磨,供应链的累积,待市场恢复后再应对市场需求,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时机。
的确,做农特产品销售虽然可以引流,但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具有旅游基因的平台和企业要想真正发展,还是要卖旅游产品。当然,从此也可以看出,旅游有多难,旅游人多有韧性!
变化,是挑战也是机会,能在变化中直面挑战的,是勇士。现在留下来的,都是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