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顺利召开。来自五大洲的138名会员聚于“云端”,以视频会议方式参加会议。会议回顾了联盟过去五年工作,提出了未来四年发展目标及2023年工作计划。
会员大会上,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卢雍政作视频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迎来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的召开,非常高兴通过线上方式与大家相聚“云端”。在此,我谨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第二届会员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致力于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的各位新老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贵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成立至今已五年,回望这段历程,可以说很不平凡。联盟的诞生对于贵州、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新生事物,作为全球唯一以山地旅游为定位的国际组织,承载着各方面的期许。我们欣慰地看到,联盟成立以来,秉承创建宗旨和初心,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克服困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平台运作、品牌塑造、机制创新、成果落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服务了联盟会员,在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面对疫情冲击,联盟没有冷眼旁观,而是积极应对,率先提出并组织推出一系列以应对危机、团结抗疫、共促复兴的行动,得到了业界积极响应,展现了国际组织的责任和担当。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文化和旅游部、民政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各方的大力支持,凝聚着联盟会员的共同努力和秘书处的辛勤付出。
往昔峥嵘,未来可期。当前,旅游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希望联盟在五年实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变化,把握发展趋势,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的精彩篇章。一是深入研究新形势,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山地旅游走势与特点,为会员和行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政策、模式指引。二是从产业链供给与需求角度,把握好山地旅游的新机遇,推动建设更好满足新消费需求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品。三是做好国际旅游市场开放的准备,包括政策准备、产品准备、推广准备,以积极的姿态促进疫情结束后的国际旅游交流互动。四是努力扩大国际“朋友圈”,建立高质量交流对话平台,优化会员交流机制。五是持续加强专业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新课题,发挥好联盟在业界的专业定位和业界优势,凝聚智慧为国际山地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各位朋友,由于疫情的影响,近三年来人们的旅行活动大大减少。但是,贵州并未停止旅游发展的步伐,我们利用旅游的变革调整期苦练内功,不断提升山地旅游的内涵品质,旅游业态、产品、服务等实现了新的提升。我们相信,阴霾终会散去,曙光终将到来。新的一年一定是旅游业恢复生机、大有可为的一年。疫情过后的贵州,也将以更加迷人的姿态,诚邀各方朋友到贵州体验山地旅游的独特魅力、共享山地旅游的巨大“红利”。这是因为,贵州拥有体验和投资山地旅游的绝佳环境。一是机遇无限的发展环境。贵州能源资源富集,资源禀赋十分突出。境内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8000公里,航空、铁路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当前的贵州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我们正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便利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投资贵州机遇无限、正当其时。二是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贵州满眼是青山、处处是绿水,知名景区景点众多,奇峰、异谷、溶洞、湿地、温泉遍布全域,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公园省”。贵州气候舒爽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62.1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良好生态是贵州最靓丽的底色和最珍稀的资源。三是多姿多彩的人文环境。贵州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居住了49个民族,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依山而居、傍水栖息、和睦相处,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奇观。除此之外,山地还孕育了贵州特有的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屯堡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使得贵州这片土地厚重而深沉,多彩而精致,值得您仔细欣赏、深入品读。
贵州作为山地旅游大省和联盟成立发起者,将与联盟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新形势下国际山地旅游的复苏和发展。我们也将竭尽全力,为联盟发展创造条件,支持联盟不断成长为行业专业性、引领性国际组织,在世界旅游发展中不断提高影响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