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长傅迎春:山地经济不光是收门票,而应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1-05-18 19:06 作者:21财经

5月28日至30日,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日世界遗产名山(金佛山)峰会将在重庆举行。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运动员埃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在国际山地旅游联盟(IMTA)看来,人类成功攀登珠峰是对探索未知、挑战突破、勇敢向前的完美诠释,因此,5月29日被联盟发起设立为国际山地旅游日。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以富集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及所在重庆南川区的生态文明理念优势胜出,成为国际山地旅游日活动首次落地中国的会场所在地。

包括纪念日当天,重庆将举行开幕式暨主题论坛、“世界遗产名山与重庆山地旅游对话”、国际山地温泉康养旅游研讨会、第六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系列活动。峰会以“世界遗产保护与山地旅游绿色发展”为主题。国际山地旅游联盟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机构负责人、部分国家驻华机构、成渝双城经济圈友好城市相关负责人以及有关行业代表等300多名嘉宾将出席峰会。

这不光是一场旅游的盛会,促进山地经济是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宗旨之一。如何以可持续旅游为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和造福山地民众?

近日,在贵州省旅游局工作了24年,曾任贵州省旅游局局长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执行秘书长傅迎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名山的责任在于带动

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重庆市南川区副区长康平表示,今年国际山地旅游日的活动举办地放在金佛山,南川区希望与会嘉宾共同探索发展山地价值,提升金佛山的含“金”量。请问您如何理解促进山地经济这一联盟的宗旨?

傅迎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是由贵州省政府发起,世界上唯一以山地旅游定位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2015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落户贵州,开启了山地旅游国际化发展的新征程。2017年,民政部注册批准联盟成立,总部永久落户在贵阳市。目前,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已有来自世界5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个会员,包括世界山地旅游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机构、非盈利组织、涉旅企业、相关咨询机构、专业院校、航空公司、装备制造企业、户外运动组织及少量个人会员。

发起方贵州本身就是以山地为主的省份,放眼中国也是山地资源大国。发展山地旅游,将有力促进山地经济的发展。

山区是集生态和人文为一体的区域,山地经济是篇大文章,最好依托好的资源,比如世界名山、世界遗产,毕竟各类名山资源都在山区。

在世界范围内,名山有些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有的进入保护圈,有的是自然保护区,有的是世界地质公园;在国内,名山也在A级景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它们有很好的桂冠在头上。世界名山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山体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佳资源,金佛山就属于这一类。

《21世纪》:那么,名山如何在山地经济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傅迎春:把资源利用好,关键是发挥带动性。名山不光是收几张门票、关起门来作景区的概念,它的责任在于带动,带动山地区域的老百姓通过名山发展经济,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达到脱贫致富之路。这是名山需要做的。

经营名山的企业本身有吸引力,能撬动很多客源市场,但这远远不够。企业要通过和周边的村庄、村镇,乃至区县互动,把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发展起来。只有这样依托名山资源,山地经济才能做大做强。

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宗旨是“以可持续旅游为目标,保护山地资源、传承山地文明、促进山地经济、造福山地民众”。我们主张依托山地自然文化资源,对山地观光、山地体验、山地疗养、山地运动等多样化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推动山地旅游和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山地经济的附加值,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劳动就业与减贫。

这一宗旨强调在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特别是人的发展,体现了联盟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我们发起设立“国际山地旅游日”,就是打开了一扇连接山地精彩、拥抱世界的窗口,是积极实现联盟发展愿景的行动方案。

作为经营者和当地政府,眼睛不能仅仅盯着遗产、名山的概念。山地旅游在推动山地经济、造福山地民众方面不是一个点,而要在面上推动。

 

发展生态旅游要突破

《21世纪》:贵州地理上和重庆接壤,山地占贵州的国土面积非常大,重庆的山地资源也非常丰富。现在贵州率先发起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在联合世界旅游资源上走在了前面,请问这两个兄弟省市之间有无互动?

傅迎春:山地是个区域概念,如果以资源为载体,是没有界限的。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山地为主,贵州和重庆也是山水相连,尤其是南川区紧邻贵州遵义市道真县,资源有互补性,两地的山地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多样性。我们希望相互借鉴,相互连接这些资源。只有整合,才能做出新的产品,面向未来更广大的市场。

《21世纪》:有何具体的互动发展方向?

傅迎春:贵州下一步在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上还要突破。以前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只是青山绿水,把环境保护好就是了。生态旅游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它要带动人的发展,让人在当中发挥作用,成为主体,也就是人的意识和行为是生态的。这样,在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基础上,我们把旅游的从业人员包括旅游消费者融入到生态旅游中,才能开发出新的旅游消费品。

比方说,这个区域是无污染,零排放,实行垃圾分类的。游客进入到景区,行为上也要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这里不光是消费,更是体验,可以开发出很多生态的科普研学产品。

金佛山是世界名山资源,南川区委区政府又很重视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下一步我们要找一些示范点,制定生态旅游的标准体系。我们要把生态旅游指南像徒步指南和国际营地指南一样出台,从而开发出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

我国在2011年实施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的国家标准。但什么是生态旅游,它的深层次意义在哪里,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资源重复利用等之间的联系亟待系统化研究。和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涉及的几十项目标相比,我们很多地方还没有对应起来。一旦对应,中国可以做出很多领先的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