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文化复兴谈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再生设计

时间:2021-02-08 17:38 作者:陈平、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近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题为《从中华文化复兴谈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再生设计》的论文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首发,在知网首发网络版,同时被新华客户端转发,点击率超过三十五万。本文聚焦传统手工艺现代转化的实践性策略,实现高附加值转化,调动当代民间手工艺者传承创新的积极性,特别关注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同时强调文化自信和国民教育在技艺传承中的意义。

陈平简介

陈平系旅德华人学者,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现任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德国委员会专家,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世界各国文化遗产特别是国际民间艺术的研究、保护、交流与推广,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倾注了大量精力与努力。近年来,她致力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当代应用与活化,以及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课题研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推广与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1世纪,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互联网经济的诞生,以及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文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退。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再生设计不仅是经济与艺术相融的伦理策略,也是民生价值与民间创造力的回归和复兴。

一、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文化复兴的载体

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传统手工艺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与人们的艺术审美、社会生活、文化意识互为关联,形成趋于实用、功利而极富创造的艺术形式。

传统手工艺品可分为高档品,兼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或者是普遍的实用品,直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然而,趋于生活实用的手工艺面临较多现实困境,机械化生产因较高的效能和收益给手工艺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

传统手工艺品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保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建议案》,呼吁各国以适当的方式维护本国传统文化及民间风俗。此后中国陆续出台系列法律法规,希望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下,将传统手工艺与旅游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活态化传承”、“生产性保护”传统手工艺。

如果强调手工艺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人们更偏向于对遗产的抢救性保护。但是,如果将传统手工艺视为文化资源,人们则更偏向于对这种资源的活化利用和创新性保护,可以促进传统技艺传承的延续性。

 

二、传统手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的实例——“开物成务”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可以理解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通过吸收最新的技艺、技术和思想产生现代性特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消费的过程。2016年,以《易经》中的开物(解构)与成务(再造) 为发展理念的设计公司“开物成务”成立,致力于寻求中国传统手工艺现代价值转化路径。

1、探索传统手工艺的高附加值

在知识经济与体验经济占主导的社会类型中,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在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商品的文化价值、艺术内涵等因素形成了新的价值定位。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应关注到现代传媒、现代营销的发展策略,其目标不仅需要依靠市场取得收益,同时应真正能够影响大众心灵,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再生设计探索。

“开物成务”致力于结合工业设计的先进经验和成熟供应链,通过整合新工艺、新科技、新装备,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将传统非遗与大众消费产品结合,以实现“非遗”传统主题的消费产品升级。例如,他们将品牌策划、包装设计、机绣生产等表现手法与传统手绣工艺相结合, 通过文化赋能和设计转化落地到化妆品产业。

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时尚产业相结合,助力传统手工艺实现“模块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中华传统美学在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与发展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开物成务”将传统美韵与现代设计融合

2、立足于数字新媒体

数字新媒体对传统手工艺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尤其在对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空间和市场模式上。运用新媒体、新媒介弘扬传统工匠精神,对于增强传统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高度依赖线下体验的文化企业举步维艰。“开物成务” 随即转变思路,在数字新媒体“腾讯直播间”开设“国风美物推荐官”账号, 鼓励手工艺人担任主播, 为非遗文创品牌义务带货销售。这一尝试短期内将近2000人的非遗传承人、100多款产品和50多家企业集中到数字新媒体平台中。

“开物成务”入驻直播间

3、结合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振兴

发展传统手工艺一直都是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渠道。

“开物成务”在“ 非遗活化”和“设计扶贫”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们在奔赴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湘绣小镇”沙坪县等产业一线进行田野调查后,发现当地的湘绣等传统工艺面临着设计陈旧、 市场疲软、 后继无人的现实,绣娘每年以20%的流失率在减少。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开物成务”团队将手绣工艺进行标准化、模块化、 产业化。通过长期的、 稳定的商业订单, 对口帮扶了湖南、贵州等地近4000名绣娘。

“开物成务”将非遗活化

总体来说,基于传统手工艺再生设计和现代转化的有效途径, 探索高附加值、结合数字新媒体技术实现再生设计,对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创刊于1936年,是我国较早的高校学报之一,文学、语言、法律、历史、新闻、经管类栏目是其特色特色。是CSSCI核心库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同时为广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期刊建设资助期刊,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粤军”专项资助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