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联合国“国际山地可持续发展年”,联合国决议同时包括一个追加计划——2023至2027年的“山地发展行动计划”,以促使 “联合国山地伙伴关系”(Mountain Partnership)协调推进有效举措。
山脉的重要性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山脉覆盖了地球表面的 25%,是超过10亿人的生息之地,提供着地球 1/4 人口的生息资源,它们在大气过程和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们有复杂的体系,对变化很敏感,目前山脉的升温已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带来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后果日趋严重。山地的复杂性与演变性,使保护工作更需要科学的解读与方案。
基于此重要性,第二届国际山地大会(International Mountain Conference2022,“IMC2022”)上个月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市(Innsbruck)举行。60多个国家/地区近900人参会,是规模最大的国际山地会议。4 天会期从早8点到晚8点,有80多个研讨题目、136场会议、140个课题海报展示。会议讨论了科学议题和实战问题。
会场外景 ( 图源 : IMC2022)
IMC2022由因斯布鲁克大学主办。因市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山脉早已融入了大学的 DNA。早在1951年,教授Wolfgang Burger博士就在深山里建立了第一个阿尔卑斯山研究中心。先锋带领,传统延续,今天山地研究是许多院系的重要课题。2019年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山地大会,今年的参会人数大大增加。大学以理想的位置、久远的传统、强大的驱动力,成为引领国际山地研究的先锋。会议关注点很多,这里分享几点:
一 IMC2022 是一个高水平的跨学科会议
大会议题重理论也重实践,涉及气候危机的影响、冰川发展、永久冻土与水源系统、山脉森林的未来、山脉生态系统的发展、山区的应对策略、可持续发展山地旅游的未来、未来 “少雪到无雪”的生活预测等等,吸引了全球各分支领域的顶级专家。
会场一角 (图源:IMC2022)
专家们重视研究课题的解决方案。Irena Mrak博士是斯洛文尼亚环保学院教授,从事高海拔山脉旅游的研究。她多次到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中央国家公园(Central Karakoram National Park)收集标本和信息。公园有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60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是地球最集中的高山群,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暂定名录。今年7月她在世界第二高峰K2冰川和大本营采集的水土标本中,明显地看到登山旅游带来了灾难性的垃圾与人类排泄物污染。她用数据分析了登山旅游带来的各种风险,同时不否认旅游对当地的经济意义,譬如提供搬运工、厨师和导游等工作机会。她建议加强宏观管理例如限制访客数量;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污染物管理体系;采用有效机制,使大部分经济利益留在当地,而非落入外国公司手中。
与会者 ( 图源 : IMC2022)
跨学科研究是大会的突出特点。因斯布鲁克大学的课题之一是滑雪场土工布微塑料排放的问题。研究证明了用于减少融化的土工布是微塑料排放源;说明冰川高度敏感,微塑料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分析了人体每周摄入5克微塑料(信用卡大小)的危害;提出了“2022-2025年微塑料行动计划”:呼吁滑雪场支持调研,呼吁各有关方面与科学家协作寻求替代品,解决这一国际性问题。此课题由大学的生态学系、材料科学系、极地研究所等多学科合作完成。
140 份科研海报展示区 ( 图源 : IMC2022)
专家们是各分支的带头人,善于涉猎新课题。国际地理联盟山岳地理研究委员会主席(Commission of Mountain Geography, IGU)、美国乔治亚大学地理系教授Fausto O. Sarmiento 博士做了两场报告。会后他很快邀请了70多位国际专业人士参与新书创作,是其《山岳学》(Montology)5集丛书的第2集,内容是山脉科研的语料库,架构含67个领域的词汇,21 个属于 “创新学科系统领域”。他和另外两位专家(俄国和墨西哥)合作,再次抓住了新课题并很快启动了多国人才队伍。
IMC2022是聚集山地领域关键机构的重要平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山脉研究动议(MRI)、国际冰冻圈科学协会(IACS)、国际山区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等均出席并举行了报告或讲座,还举行了相互间的协作会议。MRI主任Carolina Adler博士说:IMC2022是真正的跨学科对话,它概括了全球范围与山地相关的主题,使我们能够反思这个科研群体在如何应对变化和挑战。我们必须与社会分享知识,当人们担心环境恶化速度有多快,并且仍然希望能继续发展时,我们未必有解决方案,但是可以提供知识和见解参与问题的解决,我们科研的目的是回馈给社会。
会议主席Stefan Mayr博 士( 左 )和首席协调Wolfgang Gurgiser博士 ( 右 )
(图源:IMC2022)
二 可持续高山旅游的坚定践行者
阿尔卑斯山俱乐部山地运动村协会(Mountaineering Villages of the Alpine Clubs)是一个可持续旅游的典范。2008年由奥地利倡议,宗旨是保护高山美景,拒绝旅游基建,发展以大自然为原型的可持续旅游。此理念获得大力支持,机构连续9年获得欧盟共70万欧元的资助,2017年资助结束后转型为会费支持。现有5个国家的35个运动村会员,最大的村落群是德国的 Groes Walertal,有6个自然村,3400人;最小的是意大利的Balme村,112人,近年还庆祝了“婴儿潮”——8年内迎来了10个婴儿。
登山考察 (图源:IMC2022)
这些运动村拥有绝佳的景观和环境质量,无噪音无污染,致力于保护当地的文化和自然价值,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游客一年4季均可体验高海拔旅游产品,徒步、攀岩、骑行、滑翔伞、烹饪、滑雪、攀冰、雪鞋徒步,选项众多。有的村知名度很高,比如Malta村是攀冰圣地,Kartitsch村有“冬季远足村”的标签,Steinbach am Attersee 村是山地运动+水上运动的理想场地,在奥地利的游客,还可以登顶奥地利最高峰。
入选“运动村”的条件可谓苛刻。村里必须具有山地运动的条件,无大型基建项目,景观必须绝美上乘,大自然原始状态必须保护完好,村里人数不得超过3000。这种大自然原生态环境正是一部分游客追求的。
参观老铜矿 ( 图源 : IMC2022)
协会的工作之一就是寻找精准客户。协会从来不关注来访者的数量,只抓客户类型。这是供需关系中的反向选择,使运动村能迎来理念相同的游客,确保后者会爱护运动村,尽力降低自身碳足迹的影响。协会乐观地认为:随着可持续理念的深入人心,此类客户群会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会选择类似目的地。
山地运动村协会得到了《阿尔卑斯公约》(Alpine Convention)的大力支持。《公约》是一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条约,目的是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保护好阿尔卑斯山的自然环境,《公约》涉及欧盟和法意德等8个国家。它从1995年起实施,永久秘书处设在因斯布鲁克市,现有“可持续旅游”、“山地农业”等9个工作平台,颇具影响力。2016年《公约》宣布运动村协会成为其实施项目之一,协会从此获得大力辅佐,同时跟随《公约》进入了更高的对话层面。《公约》与协会的合作,是宏观协调与微观操作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运动村协会带来了多角度的启示:旅游发展怎样平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怎样平衡近期 KPI 和长期 KPI,怎样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一切都值得认真思考。2018年阿尔卑斯山的所有俱乐部一致决定停止基建,只限维护已有设施。这一决定,表达了当地人永久守护这座山脉的渴望,也是阿尔卑斯山向全世界发出的守护呼吁。
三 IMC2022是一次文化洗礼
会议主办方成功地组织了一场奥地利文化盛宴。新潮音乐家Manu Delago在开幕式上演奏了世界新流派音乐,刚巧他也是因斯布鲁克人——奥地利不愧是“音乐大地”(Land of Music),到处是一流的音乐家!他和乐队用特制打击乐器演奏的新潮电子音乐,一反金属乐器常见的激烈躁动,乐声悠长,韵味满满,令人浮想联翩,似乎被音乐带进了山里的茫茫夜雾中。
会场布置最震撼的是高悬的几十幅巨型摄影作品,视觉效果冲击力极强。著名奥地利山地女摄影家 Erika Hubatschek博士,在60多年里捕捉了阿尔卑斯山农业的全貌,作品感染力极强。她的女儿继续传播其作品,策划了本次展览,主题是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农业女性。醒目的巨幅作品,时刻提醒着过往人们不忘初心。
Erika Hubatschek 博士的山地摄影展 ( 图源 : IMC2022)
因斯布鲁克大学校园风景优美,穿梭于历史和现代建筑之间,最大的图书馆藏书近 400 万册,学术氛围浓郁,学生数量占因市人口的 20%,来自世界各国,路边总能听到他们不同语种的交谈。
会议的各式餐饮(午餐、咖啡茶点、傍晚酒歇、招待宴会)都充分展示了当地蒂罗尔式(Tyrol)烹饪。午餐原汁原味,一盘烧土豆浇西红柿酱,或是菠菜肉面球,无论什么都是味道鲜香。咖啡茶歇时间充足,配有大量的甜点和水果,下午还配有多种当地特色饮料和酒品。
当地蒂罗尔式食品 (图源: IMC2022)
从校园步行几分钟就是老城中心。几百年的石版砖头路、教堂、钟楼、皇宫博物馆、建于1500年的城市地标 “金屋顶”(Golden Roof)、流过城中心的因河 (Inn River),一切都在讲述着往事。因河岸边鲜花绿荫,雕塑飞鸟,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丝丝山风吹过,再次送来阿尔卑斯山的问候。
观光线路之一是乘火车到Hungerburg参观16世纪的铜矿区。行走在山里,再次享受阿尔卑斯山甘纯的空气与阳光。回到校园的结束晚宴上,音乐啤酒欢声笑语,当地人使用传统的大锅长铲,现场烧制晚餐,烟熏味和香味混合迷漫在空气中,真是地地道道的奥地利风格!
山地运动村游客休息处 ( 图源 : jause-nah-vor-bergen_c-olpererhuette)
一个科学会议能在如此厚重的历史感、文化感、艺术感的氛围中举行,与会者深感幸运!会议负责人之一Wolfgang Gurgiser博士说:我们在非主题内容方面刻意作了大量投入,因为会外时间与会议内容同样重要。会议与环境和多种形式的结合,使人们得以在大山的氛围中交流关于山地的话题,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告别晚餐 ( 图源 : IMC2022)
追求历史感、文化感、艺术感的氛围,不仅仅是为了娱乐。长期的熏陶,使人富有感性和感知能力,而感性的科学头脑才是最有潜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头脑,因为它附着了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秘鲁山地研究院院长Jorge Recharte 是 IMC2022不多的几位主旨发言人。他是康奈尔博士,参与了秘鲁山区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与安第斯国家共同体(CAN)推出了促进区域旅游战略的大印加路线倡议(Great Inca Route),担任过与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秘鲁气候变化合作项目负责人。他是这样形容山脉的:垂直的、脆弱的、复杂的、危险的、孤立的、偏远的、脆弱的、有风险的、高风险的……(vertical, fragile,complex, hazardous, isolated,remote, outmigration,vulnerable, risky, high risk… )他分析了两个秘鲁案例,从经济、社会、政治多层面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理性缜密的思维中反映了强烈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对于IMC2022的成功,大会主席、因斯布鲁克大学教授Stefan Mayr博士说:“IMC2022的成功在于:它的会议、活动、信息量和贡献比以往任何专业会议都大,这种综合力量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前国际山地的种种问题。下一届 IMC 预计在2025年9月,我们热烈期待国际专家们的到来!”
或许IMC2022给我个人最大的收获是:看山不是山。它远远不是想像中的那样坚不可摧,它高耸入云寒冷孤独,它要抗风抗雨、挺住地震闪电雷鸣山洪,它经历的只有敲琢踩踏、挖掘砍伐,它永远不再有增量只在消耗。它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的保护层逐一消失:积雪在消融、树木被砍伐、水土在流失,奈何,奈何!它无法跟人类对话,只能默默地履行天职,它何尝不是世间最巨型的弱者呢?!人类所依赖生存的大山,足以被称为我们的母亲,可是我们是怎样对待母亲的呢?!
大会结束时,主席Stefan 播放出山脉的图片和心脏的跳动声,全场鸦雀无声,只有心跳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大山是有生命的,它的心脏在搏动,它的血液在流淌,它在呼吸,它在呼吁…… 但愿它听到了 IMC2022 的信息:人类已经听到了你的呼唤,人类正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