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于杰在2021世界名山(梵净山)对话上的致辞: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世界名山——梵净山下,共享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成果,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地旅游新未来。在此,向“世界名山对话”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绿水青山是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是旅游业的“聚宝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深刻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山旅融合品牌,旅游业蓬勃发展,是“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贵州因山而名、因山而美。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是贵州独特的符号和标志。东有神秘梵净,一峰独秀、俯瞰潇湘。西有磅礴乌蒙,峻美形胜、绵延千里。南有奔放苗岭,横亘东南、连接两江。北有雄关大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无山不水、无山不洞、无山不景,梵净山“梵净山峰耸碧,武陵钟秀独高标”,黄果树“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织金洞“天生奇景妙无穷,曲折逶迤地脉通”,万峰林“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贵州山水洞相伴、山水洞相依,山水洞共生、山水洞共美,这既是自然的恩赐,也是人类的福祉。
贵州因山而秀、因山而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贵州的山,是薪火相传的山。远古炎黄大战蚩尤,九黎部落战败历经数次迁徙,最终落脚贵州,在贵州山水的庇护下休养生息。贵州世居的苗、侗、布依等17个少数民族,傍山而居、世代繁衍,创造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苗家吊脚楼、侗寨风雨桥别具风格,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好花红享誉海内外。贵州的山,是文化包容的山。明成化年间,王阳明谪贬在贵州龙场,在贵州山水间潜心悟道,创立心学,开启了儒学发展新境界。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兵镇南,江南大批汉族士兵、工匠迁徙贵州,历经岁月沧桑,在贵州山水间传承着独树一帜的屯堡文化。贵州的山,是绝处逢生的山。中央红军长征一年多,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
贵州因山而变、因山而兴。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经过“黄金十年”快速发展,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高铁通车里程超过1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7600公里,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今天的贵州,冲破山峦叠嶂,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世界前100名的桥梁,47座在贵州的高山峡谷间,是中国的“桥梁博物馆”,行路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山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今天的贵州,生物多样性位居全国前列,到处是“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美丽景象,遍地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绿水青山永远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各位嘉宾,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进入新时代,人们更加重视生态安全、生命健康、生活质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的主旋律,也是贵州打造山地旅游强省坚定不移的方向。今天,我们依托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平台,积极开展世界名山对话,推动山地旅游国际合作,助推全球山地旅游高质量发展。衷心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多给贵州山地旅游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参与贵州山地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最后,祝本次世界名山对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