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对山地旅游的影响 | 《世界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20版)》第十期

时间:2022-01-25 10:05 作者: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2020年5月29日“国际山地旅游日”线上论坛上,《世界山地旅游发展趋势报告(2020版)》(以下简称“报告”)由联盟理事、世界旅游组织(UNWTO)荣誉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是首个关于世界山地旅游发展趋势的全面报告,由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中法山地旅游发展研究院、携程集团、Tripadvisor猫途鹰共同编撰。

《报告》综合了全球范围内山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料,通过大量的案例与数据分析,对世界山地旅游市场游客量及旅游总收入进行了测算。据统计,2019年全球山地游客(过夜游客,包括国内和国际游客)已达12.2亿人次,全球山地旅游收入达1.36万亿美元。

《报告》还定义了山地旅游、山地旅游目的地及山地旅游者;详尽分析了亚、欧、非、北美、南美、大洋洲六大地区山地旅游近二十年发展历史及现状;预测了未来世界山地旅游发展趋势,特别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山地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判。未来,山地旅游将继续展示其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减轻贫困和提升地方魅力等能力。

近期将节选《报告》精彩内容分期推送给大家。

 

山地旅游新科技运用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山地旅游是最需要且最适合及时运用新科技的旅游业细分门类之一,其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不亚于主题公园等其他旅游业细分门类。

 

当前山地旅游适用的新科技及国际实例

近年来,山地旅游适用的新科技发展十分迅猛,在一系列领域显著提升甚至改变了山地旅游的开发、管理和消费模式。

山地旅游开发环节的新科技运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气候建模系统(GCS)的广泛应用令山地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显著提升。基于上述系统,可以准确高效的判定山地旅游开发适用地块,避免不必要的场地踏勘乃至不切实际的跑马圈地与野蛮开发,既可降低前期成本,又可减少生态干扰,并控制决策风险。

在规划设计实务工作中,这些系统对于山地旅游相关场所、设施、线路的选址策略、建设方式、动线关联,以及依托其所开展活动的规模、强度、方式等均有十分具体的指导作用。设计者可以在专业软件和建模系统等专业技术的辅助下,将抽象的数据直观清晰地转换为动态三维图形,再与旅游功能诉求、业主投资能力、预期运营状况等信息相匹配,并注入创意设计理念,生成一系列备选方案,经过长时间以及极端测试对比评估,最终得出最优方案。这种高科技规划设计流程对于外来物料成本高、工程土方量大、施工不确定性强的山地旅游项目的意义格外重大。

在开发建设环节,生态友好型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和新能源设备等正在全球得到大力推广。如非硬化/可透水生态路面铺装、最大化减少管线接入的可移动式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热泵等)设备、可以实现固液废物自处理的零排集成系统等。由此,山地旅游的开发更具可持续性,并可以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将游客引向更为自然、深入、生动且丰富的场景和体验。

实例:瑞典树屋酒店(Tree Hotel)

位于临近北极圈的瑞典拉普兰地区(Swedish Lapland)的哈拉德村(Harads),面朝Lule河谷的项目地是一片典型的斯堪的纳维亚山地杉木林,村落常住人口600人,生态环境良好但并无极致景观,仅有寥寥无几的散客到访,直到树屋酒店项目落户于此。

该酒店的设计理念集自然美景、生态价值和现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于一体,由7个树屋和1个森林桑拿房组成。每个独特的树屋都悬于距地面4至6米处,通过精心设计,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景观和生态影响。修建过程中没有任何砍伐行为,采用装配式设计的房屋以满足场地现有运输条件的大部件尺寸运抵现场,施工则仅需要一部吊车,运用力学原理,将房间安全挂装在富有生命力的树干上。

同时,包括树屋和桑拿房在内的所有建筑均采用地泵控温、低能耗结构和材料、固液垃圾预处理等绿色技术,令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生态足迹最小化,达到在保护性国土空间内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最高环保要求,并取得关注资源代际公平的当地社区的全面支持。

这一系列全方位集成先进技术的“史诗级”树屋令人们暂别生活压力,实现童年幻想,尽情俯瞰“世界尽头”,从而使这处北欧小山村一举成为全球热衷的山地度假妙境。

山地旅游管理环节的新科技运用

山地旅游管理可分为前台管理(针对游客)和后台管理(针对资源)两个部分,均应谋求来自新科技的全面支撑。

在前台管理方面,山地环境下的安全事故隐患多,巡查活动强度大,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高清夜视摄像头、电子围栏、无人机、人脸识别等技术工具的不断涌现,令现场管理人力投入大幅降低,并实现全时段、全天候、立体化、无死角的安防监控,从而有效防控森林火灾、人员越界、突发雪崩等风险,并显著提高应急救援、人流疏导等效率。

中国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及其手持终端设备在技术上实现突破,除实现无源导航定位授时服务和自动位置报告等功能外,还独一无二的具备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即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可实现双向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如此,管理方可以实时掌握个体游客位置,动态更新导览和预警信息,高效接收和响应救援需求,将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损失降至最低。

在后台管理方面,遥感分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有机结合,持续获得可量化、实时化、整体化、模式化的旅游活动相关综合地球信息,准确及时判断旅游活动对于地质、水文、植被、气候甚至社会文化(山区聚居点规模和位置变化)的影响,藉此对山地旅游项目乃至目的地的开发和运营做出优化调整。

NFC、RFID等近场通讯技术则为监控现场工作情况提供帮助。如今,员工装备近场通讯技术终端,其在现场活动的轨迹、时程、节点状况报备等信息均不可更改,且同步发回总控平台,管理方可以及时发现乃至预测问题,提醒员工和调配资源加以改正。

实例:中国黄山智慧景区系统

作为中国最具文化代表性和国际知名度的世界遗产地,黄山风景区每年接待数百万人次的中外游客,管理工作繁重且难度很大,非常需要与时俱进的新科技运用。

早在2006年,黄山风景区就建成了保护与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对当日天气、进山人数、景区环境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高峰日客流调控、截流分流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在维护旅游秩序、确保安全度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黄山风景区智慧化工程已建设47个系统,分为资源保护、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安全防范和持续发展等五大类,建成了覆盖全山的信息化网络。

以“迎客松”为代表的黄山松是这里的核心吸引物。黄山风景区列入登记管理的古树名木共137株,其中名木69株、一级古树3株。为保护古树名木安全,黄山风景区建设了迎客松区域小型气象观测站、保护专用监控设备及红外线入侵报警装置等各类智慧科技保护设施。

近年来,黄山风景区还打造了“码上游黄山”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游客持手机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扫码,即可完成黄山门票、索道票等前置消费环节,到访后凭借电子门票凭证,直接持二代身份证通过闸机检票进入景区。此举不仅减少了游客换票取票、排队环节,同时降低了景区管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令游客大数据抓取更加高效准确。

 

山地旅游消费环节的新科技运用

电子商务和无现金交易

本世纪以来,Expedia、Booking、携程等巨型在线旅游中介服务商(OTA)的发展十分迅猛,不但是在发达国家,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更是借由与当地旅游业同步发展的有利条件,建立起超高的用户习惯程度。在信用卡、旅行支票等传统形式之外,Paypal、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新型无现金交易形式为游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特别对于山地旅游细分市场来说,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保护性国土空间内,以及开展强度较高的山地运动和深入腹地的研学探险时,游客倾向于采用全包价在线预付方式,减少现场结算麻烦。

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正在陷入停滞,业务增长率不断下降,甚至绝对销售额都出现倒退情况。

来自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市场研究服务商eMarketer的上述数据显示,20个热门地区市场中仅有5个市场可以取得6%以上的增长率,在旅游市场消费总额中电子商务销售占比方面,有16个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问题的根源在于当业界把旅游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可交易化视为需求侧理所当然将会接受的趋势时,并未充分考量电子商务惯有的高流失率问题。流失率(Abandonment Rate)是一个复合度量,衡量的是购物者决定购买又反悔的比例。

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产品的供应价格透明度很高,且用户决策期更长,可提前数月充分了解信息,直到最后一刻才理性选择最高性价比。这意味着,电子商务技术本身已不构成供需之间的用户价值理由,特别是在山地旅游这样的细分市场,基于高度多样性、可变性乃至稀缺性的产品供给,OTA们应当从控制优质产品和产品组合着手,并运用AI、云计算等最新科技,针对用户的随时随地更新游程和完成支付的功能诉求实现更高适应性,以此谋求差异化发展,从同质低价竞争中突围,为用户提供真正不可替代的难忘体验,并由此实现溢价收益。

 

其它新科技应用

VR等数字媒体技术

由于过去十年的重大创新,虚拟现实(VR)如今实际上已经发展到软硬件条件可以支撑“酷”体验的状态,并且正在迅速改变一系列行业,从游戏到电影制作再到前卫艺术。

旅游业虽然是一个明显的潜力行业,但目前仍然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市场。然而,一些创新者开始尝试我们如何计划,预订和减轻我们的旅行癖。曾经复杂且极其昂贵的VR硬件现在可以从谷歌、三星、HTC和Oculus VR等公司以普通消费者可负担的价格购买到,与之配套的立体声音频设备和互动体感设备等的采购成本则更低,这意味着令人“身临其境”的尖端技术已然唾手可得,从而立即将用户带入一个超现实的三维世界,去“全感官”体验恍若隔世的绝美山地。将VR与其他技术(如摄影测绘(Photogrammetry)和360度视频捕捉(360-degree video capture))的结合使用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配套的手机等移动设备和游戏设备等,使得这种体验“唾手可得”,让“山地体验”已成为VR技术在旅游范畴商业化的最重要业态门类之一。

实例:珠峰VR挑战

·VR技术平台:HTC Vive

·开发商:冰岛LFAR工作室和RVX公司

冰岛的LFAR工作室和RVX公司开发的这一刺激的VR体验,令人很快就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顶峰。该项目使用先进的游戏引擎和数字制图技术,基于一个超过300000张高分辨率的山峰图像数据库,缝合出超现实的珠峰VR图形。从大本营开始,你几乎要进行危险的攀登,穿过昆布冰川、洛茨山峰、希拉里山脚,最终到达世界最高的山峰,同时感受到真实物理环境中存在的令人兴奋而紧张的身心体验强度,初试者在过程中几乎都会感到膝盖几次无力。除了由肾上腺素诱发的“持续攀爬”和可能“过于”生动的对坠落的恐惧之外,珠峰VR挑战还提供了“上帝模式”,包括以高达1500倍的分辨率扫视和鸟瞰群山,以及全真再现18次著名登顶过程,如埃德蒙·希拉里和滕兹·诺盖在1953年所作的著名攀登之旅,令用户可以感受“大师的第一视角”。

从长远来看,VR技术加持下的山地旅游项目宣传内容更具感染力,对意向/潜在游客的转化率更高。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山地旅游的“观光价值”,习惯了在VR设备辅助下随时欣赏数年一见的“完美瞬间”,天象莫测的“平实现场”反倒吸引力下降,这要求山地旅游项目突破传统维度,转向更需技术和内容投入,适配客群更为细分且用户价值更高,当然其综合绩效也更具可持续性的山地运动、自然研学、生态康养等新兴业态。

移动通讯技术和社交媒体

全球主要国家的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拥有率均已超过七成甚至九成,在通话和短信等基本功能之外,各种应用程序成为移动通讯技术进步的最大获益者,而“社交媒体”类别则是应用程序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家族”。来自美国的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的应用程序全球下载量排名中,位居前列的大多为“社交媒体”类别。在微信、Messenger和Facebook等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三甲”之后,是抖音(TikTok)、Instagram、Snapchat、Likee、YouTube等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交媒体。实际上,这些新型社交媒体所占据的网络流量已然远超传统社交媒体。

应该认识到,图片和视频社交媒体可以更加实时、充分地将旅游地和旅游产品呈现给具有旅游消费潜力甚至正在进行旅游消费决策的移动终端用户。基于当前公众的信息接受习惯,图片和视频内容的感染力远超文字内容,而其真实性也更受认可,而实际成本往往更低。

被抖音带火的中国四川稻城亚丁

最为关键的是,社交媒体深刻改变了旅游信息传播形态,从原先单向告知“有什么”,转为如今双向互动“怎么玩儿”,恰好迎合了当前客群从观光向体验转变的消费诉求升级。

被抖音带火的中国陕西华山长空栈道

旅游业者在社交媒体内容生产方面必须更加专业且更大投入,以吸引来自终端客群的更多注意力。旅游企业以品牌和公关部门为核心,运营社交媒体并对社交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能告知客户参与决策,还能提供预测分析。营销人员以现有和过去参与的、成本效益的和竞争的活动为基准点。市场调查员可以突显当下潮流趋势,快速且针对性的指导公司业务活动。基于因AI技术突破而发展迅速的“语义分析”技术所建立的情绪筛选法,可以挖掘社交对话中深层次的含义,使得各类型和规模的旅游企业可以微调其营销和产品策略。

旅游企业可以使用社交智能分析来了解和参与游客个体事宜,而不仅仅是群体。对于社交数据的分析和回应的速度将直接决定潜在游客的消费转化率。

日新月异的山地旅游装备技术

对于山地游客来说,与先进科技同步发展的穿戴式智能终端、山地运动装备等不断提升其游乐活动的可能性和安全性。这些“小东西”实则大幅降低了参与山地运动的“门槛”,持续拓展山地运动的适宜客群范围,令更多的人得以享受山地运动旅游的乐趣。

穿戴式智能装备

近年来,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穿戴式智能装备在技术和成本上的可用性日益提高。这些装备可以实时测定精确的地理信息(海拔、湿度、温度、星位等)和生理指标(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具备天气、生理指标预警和自动报警功能,并可以全程记录和发布活动轨迹,从而显著提升自助开展山地户外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中国推广的“北斗”系统,可以实现“双向短报文”功能,大幅提升户外通讯保障率。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了31.4%,销量达到5930万件的新高。其中,智能手表与2017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长了55.2%,占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的34.3%。与此同时,小米、华为和Fitbit陆续推出智能腕带产品,凭借核心功能和起步价格的良好平衡,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手表和智能腕带的确令更多人敢于和乐于来到山地环境,开展力所能及的户外运动。

 

山地旅游的科技化发展前瞻

当前,一批新兴高科技领域正在迅猛发展,它们对山地旅游的下一轮提档升级将发挥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最值得推广利用的是5G技术。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等技术优势在山地旅游中的运用场景十分清晰。

如今4G覆盖能力差、WiFi信号不稳定造成的山地旅游区域通讯服务盲区盲时问题在5G时代将迎刃而解,高密度、低功率的5G基站令游客和管理方可以全景全时在线,无缝实现基于通讯技术的体验和服务,并且大幅降低对于自然地貌和生物栖息的干扰。

在另一方面,5G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令拓展现实(XR)技术“梦想照进现实”。扩展现实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多种形式,从通过有限传感器输入的虚拟世界到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再到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由于现有通讯技术存在瓶颈,令时滞、画质、反馈响应、佩戴异物感等指标难以满足要求,而5G的引入令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但也潜力最大的一项技术是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想你所想”,甚至“超乎你所想”。其可以与几乎所有其他技术相结合,改善相关山地旅游活动的可靠度和体验性,乃至探索原本“可望而不可及”的活动场景和服务形态。例如,借助穿戴式设备、AR眼镜和5G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游客体验诉求、身体状况、游乐资源、客流分布等信息实时集成并动态评估,为游客不断提供最优活动建议,乃至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和社交媒体技术,为其旅游活动增添O2O社交属性,这显然更加符合未来客群的体验习惯。

综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山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山地旅游项目开发和经营并不矛盾,其关键结合点正是对新科技的运用。推进山地旅游与新科技的结合实则时不我待,只有高起点开发和运营,才能实现高绩效收益,令山地旅游在消费市场对于公众闲暇时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功突围,实现优质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为节选部分,如对《报告》有任何意见、建议,或想就相关事宜与联盟进一步合作,请联系秘书处综合业务部。

联系电话:0851-85557227转7009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