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袁浩:山地旅游带动“旅游+”产业链

时间:2021-04-16 17:08 作者: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编者按:

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升级,人们对于山地旅游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国际山地旅游日”的设立,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在产品打造和服务配套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在山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协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上述一系列问题,记者在“国际山地旅游日”启动仪式现场专访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会员--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浩。

山地资料图中新经纬常涛摄

近日,首个“国际山地旅游日”启动仪式暨山地旅游(尼泊尔)国际论坛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顺利举办。

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升级,人们对于山地旅游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国际山地旅游日”的设立,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在产品打造和服务配套将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在山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协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新经纬客户端就上述一系列问题,在“国际山地旅游日”启动仪式现场专访了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浩。

 “体验真实自然”成诉求

 “千篇一律”的文旅小镇,以及被赋予渊源历史和神奇传说的所谓“自然景区”,再加上被导游过度推销的“旅游产品”,当下国内“走马观花”式旅游模式备受诟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参观景点的旅游方式,更倾向于通过山地“体验式”旅游,走向真实的自然。

在袁浩看来,“国际山地旅游日”设立的时间、发布的地点都充满了代表性意义。他指出,5月29日是人类第一次登顶珠峰的纪念日,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尼泊尔向全球发布山地旅游日,无论是作为消费者还是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大家可以共同关注探讨山地旅游出现的机遇与挑战。

 “旅游产业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产业,旅游产业的从业人数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产业人口。”袁浩称。据今年《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1.0亿人次,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3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1%。

此外,据报道,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

国内外的山地旅游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差异较大。袁浩表示,山地旅游在欧美,尤其在欧洲是比较成熟发达的。“它在旅游人口占比较多,山地旅游实际上是很大的范围,包括徒步、户外登山、滑雪、森林探险等,欧美民众普遍喜欢户外有氧运动,这是人家的习惯,所以有一起外出锻炼的氛围。”

对于国内山地旅游市场发展状况,袁浩指出,中国虽然有14亿人,但是真正旅游人口大约三四个亿,其中旅游又会分很多领域,比如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等。“国内真正的山地旅游占的比例可能还不是很大,但未来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国内外消费者对于山地旅游观念差异较大,除了跟文化背景有关,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阶段有关系。“总体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户外运动山地旅游越发达。”袁浩称。

“旅游+”产业链需完善基建设施

目前,年轻的高收入群体已经不满足一般的一些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袁浩介绍道,对中国的游客来说,山地旅游人口持续增长,体育旅游、健康旅游等各种各样细分领域受到高收入群体追捧,中国游客要到境外去体验山地旅游,这种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

据了解,针对持续增长的细分群体,中青旅研究中心推出新的战略业务方向“旅游+”,为这不同年龄段、不同旅游需求的游客提供定制化服务。袁浩表示,通过山地体验式旅游,让青少年认识环境、认识自然,就推出了“旅游+教育研学”;有些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年轻人倾向于挑战自我,“旅游+体育”中各种攀岩、滑雪项目就比较迎合这部分人群;“旅游+健康”中徒步就比较适合身体素质较弱的老年人。

除了根据年龄为游客推出山地旅游产品,针对不同的行业,中青旅也考虑在山地旅游方面推出“旅游+科技”“旅游+金融”“旅游+工业”。袁浩介绍道,比如贵州茅台就是一个典型的工业旅游园区,茅台与酒文化有关,跟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很多企业去工厂探访参观旅游,所以既是“旅游+文化”,又是“旅游+工业”。

对于中尼两国共同开发山地旅游,袁浩认为有三个优势因素,分别是“距离相近”“民心相通”“文化相通”。“应该说中国公民到尼泊尔旅游的前景非常好,将来这个市场规模也会持续增长,中国也会很快成为尼泊尔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国。”

目前,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尼泊尔,除了搭乘飞机这一交通方式外,在陆路方面需通过滇藏、青藏高速公路,而没有高铁可以乘坐。面对日益增长的中国大批量游客,尼泊尔的运客承载能力远远不够。

 “尼泊尔需要加大力度改进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尼泊尔机场比较少,机场比较小,机型也比较小。尼泊尔需要有更多更现代化的机场来承载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航班。”

与其他旅游活动相比,山地旅游安全隐患相对较多,高山地区旅游的危险比低山多,这些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交通、住宿、基础设施、工业和自然界等,游客到尼泊尔旅游面临酒店、餐饮、银行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多样选择性不足等问题。

对此,袁浩指出,从这方面来说,中青旅和尼泊尔旅游局合作开发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通过研发产品、推广销售可以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开发,也要协调生态保护

据了解,从1953年人类首登珠峰后,各国登山者纷至沓来,珠峰书剑瞬间享誉国内外,有关珠峰的各种传闻穿过万水千山,为世人所赞美或诟病,无数人把登山珠峰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

前一阶段,“珠峰关闭”“珠峰清理垃圾”等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对高海拔探险旅游的关注。如何在发展山地旅游的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此次大会论坛探讨的重点议题。

由于山地生态系统结构单一,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人地关系能否达到和谐主要取决于人。对此,袁浩表示,中青旅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倡导员,呼吁在山地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文明、安全、环保,注重协调山地生态环境保护。

由于海拔高、地势险要,珠峰上的数十吨的垃圾清理起来极其困难。袁浩指出,山地旅游毁灭性的开发是不可持续的,必须从一开始就应该停止。“山地旅游开发如何健康往前发展,需要组织相关方一起思考进行探讨,一起来健康的管理和引导,不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又给留下更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高山、极高山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相对较封闭,资源保存完好。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要进行有序的科学开发。对此,袁浩表示,“比如说开发涉及到山里的动物植物生态环境,这就不仅是简单的旅游问题,而是生态链、生态圈的安全问题。”

袁浩表示,国际山地旅游日的设立,可以唤起业界对山地自然和人文生态的保护意识,探索山地资源有效利用、永续利用的方法和途径,还让旅游爱好者对山地旅游有更多获得感,享受到山地旅游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张燕征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