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印象
  • 山地贵州
  • 地区简介
  • 著名景点
  • 贵州美食
  • 节庆活动
  • 旅游攻略
  • “火把节”是彝族以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崇除邪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时间基本上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白天,人们杀猪宰羊祭土地神、火神等诸神,艳服盛装欢聚游乐,谈情说爱,并表演民间歌舞,举行对歌、斗牛、赛马、摔跤、拔河、荡秋千等活动。夜晚,男女老少 ...
  • 农历三月初三是黔西彝族的采茶节。节日的来历传说是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命宫女上山采百花茶,把茶相米制成糕以赏赐群臣,这时彝族人民也采百花茶上贡。从此形成三月三采百花茶节。节日期间,彝族姑娘身着盛装,金银头饰、项链、手镯,成群地带着提蓝上山边歌边采 ...
  • “盘王节”是一个祭祀性节日,以“还盘王愿”和“度戒”为主要内容。“还盘王愿”是祭祀盘王,祈祷盘王的庇佑:“度戒”是瑶族男子举行的一个成人洗礼仪式(有的地方包括妇女)。“盘王节”主要在信奉盘王自称“尤勉”的“盘瑶”的流传,以贵州榕江塔石地区的 ...
  • 在贵州仡佬族中流传这样一则神话,说谷种是狗随仡佬族祖先到天上去取谷种,由于祖先的被天神扣押,狗不得已,只有用自己的尾巴悄悄把谷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才开始有谷种种植。“吃新节”是以祭祀祖先和自然神为主要特征的节日,主要通过祈神、娱神,来达到祈 ...
  • 端节”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欢庆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预祝来年丰产的年节。“端”者为年末岁首之两端,水族历法,以农历九月为岁首,农历八月为岁末(除这点外,水历与农历一样),年末岁首正值谷熟时节,即为“端节”的时间。 水族赛马只在端节举行 ...
  • 暂无简介
  • 侗族的新年。新年里,侗族同胞盛行“打同年”。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当“打同年”的队伍到达一处时,那里的妇女就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向对方提出各种问题,对方则要迅速作出回答,就象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一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
  • 暂无简介
  • 在毕节地区的金沙、织金、黔西一带,当地布依族在七月属龙的日子,布依族全寨出资买猪、羊各一头及公鸡、肉、酒等,在村旁龙树(即古树)下集体祭龙山,祭毕,全村会餐一顿,剩下的肉分给大家带回供祖。寨老当众宣布保护山林、古树,爱护庄稼等内容的乡规民约 ...
  • 暂无简介
  • 贵阳市及邻县布依族群众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三月初三,贵阳及邻县布依族群众云集乌当新世界堡乡,或登台亮相放喉赛歌,或步入密林吹响木叶、相互对歌,或男女结伴沿溪而游、戏水欢歌,直到日落西山、月上树梢。
  • 又称“爬坡节”,农历六月二十九举行,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即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的节日。通过爬山活动,达到婚姻自主、取得如意的终身伴侣的目的。居住在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每年此时欢聚在香炉山上,对歌联欢,男女青年唱着歌沿着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
  • “花山节”是贵州苗族一个最主要、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传说有一个勤劳勇敢的苗族青年黑哥,他救了一位正在危难之际的姑娘细姑,后来两人便相亲相爱。就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官兵们闯进苗寨,抢走粮食,宰杀牛羊,烧毁房屋。官兵的暴行激起了苗家无比的愤恨,黑哥 ...
  • “姊妹节”主要在春节举行,活动日期有农历二月十五和农历三月十五,时间一般持续三天。许多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都是在第三天举行,如姑娘们在饭团里埋藏自己的“秘密”,藏小竹钩表示可与小伙子继续交往,藏一双筷子或两朵花瓣表示愿结连理,藏辣椒、姜 ...
  • 牯藏节是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个村寨过节日期都不同,是由寨中长老决定过节日期。牯藏节仪式由牯社组织的领导操办,待牯藏头家响起杀猪的猪叫后,全寨人每户都开始杀猪,做成牯藏节肉,在自家进行“祭祖”仪式。
  •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清水江边的苗族人民都要举行这一盛会。龙舟古朴硕大,舟上放有饭菜。竟渡时,锣鼓喧天,舟上和舟下的人们都喊着号子。比赛结束后,大家开始分享随龙舟带来的美食和酒,一直欢度到黄昏才回家。
  • “四月八”是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以贵州贵阳地区最为隆重,主要是纪念苗族英雄,每到这天,都要做乌米饭吃,并用乌米饭来祭自己的首领。以后就相沿成俗。
  •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约在农历9月初次年农历1初月至2月末期间举行。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 ...
  • 关于“苗年”,在贵州雷山有这样的传说:苗族始祖姜央和恶势力的代表蜈蚣经过无数次战斗,最后,在母亲“妹榜妹留”和神灵的帮助下,在冷热交替的十月,姜央战胜了穷凶极恶的蜈蚣,取得了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伟大胜利。为了感谢“妹榜妹留”的帮助,姜央在冷热 ...

专题活动

更多>>